贵阳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贵阳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内容 > 巨变贵阳老贵阳,新贵阳大十字喷水池贵

巨变贵阳老贵阳,新贵阳大十字喷水池贵

发布时间:2024/12/11 11:15:48   点击数:
改革开放四十年,贵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成果惠及千家万户,百姓迎来了美好生活。40年时光里,有你的奋斗,有我的辛劳;有你的故事,也有我的记忆。下面是一些贵阳新旧对比照片,不知能不能唤起您尘封的记忆。城市建设贵阳城镇化进程跨越式推进。年,贵阳市行政区划面积仅有.8平方米,年达到平方公里,是年的3倍,常住人口从万人增加到万人,城镇化率从58.5%提升到74.8%。特别是进入年以来,中心城区规划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从平方公里增加到平方公里。贵阳正在成为黔中城市群新的增长极,发展成长为名符其实的大贵阳。时间就如同东流的南明河水,涓涓逝去,贵阳的成长,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就在这些街道和建筑的改变之间。喷水池朝阳桥电信大楼遵义路人民剧场大营坡甲秀楼火车站北京路中曹司瑞北路大十字大西门箭道街新路口都司路西湖路解放路花果园百姓生活在贵阳这座城市里,很多人在这里求学、求职,收获爱情、实现梦想,打理着自己的小日子。无论是外乡人,还是本地人,他们在这里劳作、生息,为自己也为城市创造着财富。因为他们的共同努力,这座城市越来越美好,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更多的幸福感。下面这一组图片,带着大家回忆一下以前的生活,是不是觉得还有些想念呢!那时候出行靠骑自行车或步行,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了私家车。那时候能看场电影是件时髦的事情,门口还可以摆摊。现在看电影是一件极其普通的娱乐方式,每当有大片上映,电影院都会爆满,大厅内也有各种食品饮料出售。那个时候的美食街和现在的美食街。不管什么时候,贵阳的吃货都不少。除了历史感的背景不同外,贵阳人逛市场的热情一直很高。那时候夏天的晚上,大家都喜欢集中在小广场上乘凉。现在热了,大家一边吹着空调喝着冷饮。在人民广场散步,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直都是很多贵阳人选择的游玩方式之一。以前还有很多人在河边洗衣服,现在各种洗衣设备选择不要太多!以前贵阳孩子们的课余活动是这样的——现在是这样的——交通出行每一个时代的贵阳人,都经历过属于那个时段的出行方式,不管是选择什么出行方式,都承载着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美好回忆。而每一次新的交通发展,都带给我们生活翻天覆地的改变!年8月3日,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开通运营,6辆木炭车开始运营,结束了贵阳市无公共汽车的历史。年,贵阳公交公司自己设计施工改制“黔灵”牌大客车运行。年,随着社会客运事业悄然兴起,贵阳公交公司率先成立了贵阳市第一家出租车场,开办出租营运业务。当时,公交公司配备了10台上海牌轿车,5台重庆牌面包车(小型客车)、8台杂牌大客车,除在市区营运外,还开展市民婚丧嫁娶、旅游观光、迎宾送客等服务。年,贵阳中心城区中巴公交线路开始出现,当时因为国营公共交通资金投入缺乏,现有的公交大巴无法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对此,民营中巴适时而生。年以后,贵阳市中心城区辆中巴车全部退出经营市场,只剩下辆跑郊区的中巴车被保留。到年年底,贵阳市最后一台中巴车停运,贵阳告别了中巴车时代。年,贵州省首台双层大巴车上路。进入二十一世纪,公交公司为了减缓尾气污染,开始寻找污染物排放较少的清洁燃料。年元月,贵阳公交总公司实现了公交车充灌一次液化天然气载客运行公里的目标。年10月,首台实验车正式上线载客运营,贵阳公交车逐渐步入环保经济的高效时代。年1月21日,贵阳市首条快速公交(BRT)——中环路快速公交(BRT)开通试运营。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快捷、舒适的城市公共交通乘车环境。12月1日,贵阳首条地铁线路全线贯通,贵阳迈入地铁时代。这也是目前为止,最便利、最准时的城市出行方式。罗镇武文图综合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iyangwanbao.com/wbnr/1537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