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贵阳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特点 > 到了清代乾隆三年

到了清代乾隆三年

发布时间:2016-3-10 23:25:59   点击数:

【一】南宋至民国时期

第一个阶段为上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末,这一阶段城市建设主要是对旧城的改造,在这段时期,遵义城区从明清民国以来木结构建筑和砖木结构建筑全部拆除,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的城市旧的或者基本拆除完毕,并利用拆除旧建筑后的地皮,在原址重建风格各异的崭新高楼大厦和开发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砖混结构的民用住宅,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第二阶段是从本世纪开始以来这10余年间,在1992年7月,遵义市(今红花岗区)成立了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开发区规划面积为14平方公里,为遵义市的派驻机构,其意图就是考虑城区向城北的拓展,迄本世纪末期,开发区管委会的工作,主要还是将原罗庄至松子坎一带进行改造,那一片原是民国时期川黔公路贵阳晚报广告干线(今香港路),曾是地方富绅罗辉伍的庄园所在,也是抗日战争时期陆军大学和陆军步兵学校和车站所在地,临街有不少的木结构民房,开发区成立后,拆除了那一片旧建筑,修建了一批商贸楼和民用住宅,民宅比较集中的是松庄小区,最高大的商业建筑就是现在061罗庄招待所门口的金城大酒店所以这段时间遵义的城市依然还是对旧城的改造

唐代平定南诏后,朝廷任命杨端为播州的宣慰使,实行世袭土司制度,杨家世代统管着黔北广阔的版图,世称中国四大土司为“两广岑黄,思播田杨”,播州杨氏为其中之一,只是穆家据今遵义城区一带,隶属于杨家的管辖之下《遵义府志》记载了杨氏土司迁治的过程播州第十二代土司杨轸有养虎的嗜好,有天他驾虎车出游,到了今遵义老贵阳晚报c版城一带,见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间紫云缭绕,不仅地形险要,而且有吉祥气象,于是就以行政命令,让穆家搬迁到城北的桐梓县境,他便宣慰司治所从城南20公里的“懒板凳”{南北镇}迁到了今老城地,修筑起寨堡,重建了播州宣慰司衙门及宗庙、兵营、学校等设施,从那时候起城市便初具规模,作为遵义建城的开始

遵义自古以来就是黔北重镇,从南宋正式建城发展到现在,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城市经过几次大的扩展,变化都不是很大,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仅对遵义旧城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城市的格局与历史上的城市概念发生了质和量飞跃,发展的速度非常迅猛,城市规模剧增,都是任何一个时代都无可比拟的城市建成区面积比30年前扩大了十几倍,城区人口贵阳晚报电子版已逾100万,适应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功能齐备,绿色环保,风景秀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而今,遵义有崇遵高速公路、川黔铁路、遵义机场所依托,由中心城区向四面辐射,通过公路网联通了周围10余公里内的乡镇,公路临街基本上都修建了工业企业、商贸楼和住宅楼,并与中心城区连为一体,遵义城已成为黔北高原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

从此时起,汇川区和红花岗区分别位于将旧城一分为二,而且扩充了地域,红花岗区在南面,汇川区在北面,两个区均有条件分别朝周边扩展红花岗区以南门关至忠庄铺的海尔大道为主线,向东南西三个方向拓展城市,城市建成区东面发展到东连线(东三环),西面发展至西连线,南面冲出忠庄铺为贵阳晚报电子版工业、商贸区,直接与遵义县相连,很快把南部远郊的忠庄镇基本上融入了城市范围,形成了市肆繁荣的南部新城汇川区则在城北东连线、西连线和九节滩这一区域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建设,建成宽20-40米的城市主干道10多条,街道两侧各种用途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市政府党政机关从老城迁入汇川区金城大酒店、市委、市政府的行政办公中心、汇川体育中心、遵义报业大楼遵义医学院附院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坐落于区内加上企事业单位建筑和众多的住宅楼盘,这一片旧城郊外占地约10余平方公里的地区,成为街道纵横,高楼林立,商贸繁荣的北部新城,以崭新的面貌成为遵义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红花岗区负责的南部快速铁路新火车站片区和南部工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具拟贵阳晚报登报电话定的遵义火车站搬迁地址在红花岗区所管辖的礼仪镇南平庄坝、颜村一带,平场工作完毕;区域内的主要公路干线已经竣工位于铁路枢纽南宫山一带的红花岗工业园区正在轰轰烈烈进行,区域内的公路干线网络、水电设施、地下管道等已经完成,地面建设正沿主干道两侧全面铺开,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新建的一些楼房已投入使用,号称西南最大的国际商贸城即将竣工,红花岗区党政机关办公大楼亦将于近期搬迁到开发区,把城市规模又将在东南面扩大几个平方公里汇川区所在的高坪工业园区,位于汇川区董公寺镇与高坪镇之间,总体规划面积21.56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15.19平方公里,近期已经启动10平方公里新蒲工业园区管委会驻地在红花岗区新蒲镇,与遵义新火车站片区贵阳晚报广告刊例相邻,机场大道贯穿全境,虽然目前为新蒲工业园区管委会还不是县级行政区,但区内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目前公路网络已基本完成,通往机场的大道即将开通,一批工业、商业、学校、医院、遵义市直党政机关等地面建筑也正在紧张施工,遵义市党政机关及市属各部门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内迁入,新蒲工业园区即将在建成后,遵义城区的东面的广大地区又将为遵义城市的一部分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遵义城

清咸丰三年(1853年),桐梓人杨隆喜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挥师南下来攻打遵义城,来势汹汹,势不可挡,云贵总督罗尧典亲自到遵义来坐镇指挥,新城因无城垣保护很快就被义军占领,老城有城垣护卫得以保全,起义军退了以后才亡羊补牢,由遵义知县江炳修贵阳晚报数字报琳倡导经朝廷批准,修筑了遵义新城城垣,并将原来穿越老城的川黔古驿道改道,更为从新城穿城而过,就是沿今遵义城区最繁华的万里路、中华路和香港路一线去重庆方向至此,遵义形成一个以湘江河为中轴,老新二城以城垣对峙的双联城池,即老城为政治文化区,新城为商业贸易区的格局,分工极为明确,城市结构也蔚为奇特壮观

改革开放以后,遵义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为适应当时的城市建设的需要,上世纪80年代初,遵义市(今红花岗区)政府就成立了统建指挥部,由分管城建的副市长任指挥长,还新成立了遵义市房地产开发公司,直接投入城市改造方面的工作城市建设的兴起,引发了遵义的建筑施工单位和队伍的急剧膨胀,在遵义城区几平贵阳晚报方公里的范围内,除了遵义地区的建筑单位,遵义市原有的市建筑公司、二建司、三建司、市政工程公司等均扩大为总公司,还有三线建设时留在遵义的国家建委四局三公司和贵州省冶金建设公司(原七冶三公司),以及遵义各大企业的基建单位均扩大为对外搞基本建设的单位,加之新成立的各种民营建筑施工单位,而且这些单位都大量雇佣农民工,在遵义城区掀起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设高潮

明代万历二十九年(1600年),朝廷命兵部尚书李化龙率24万大军,平定了播州29代土司杨应龙之乱,实行“改土归流”,将原杨氏所据的播州地划分为平越(今福泉)、遵义二府,原播州治地仍然为遵义府治地,于是以兵代役撤除旧城堡,并按内地城防的形式,修筑了坚固的石头城垣,但遵义的贵阳晚报电子版在线城市规模还是局限于播州城的地盘,即今遵义老城的范围,面积约3平方公里,实际上城垣是绕山而建,建成区只有实际面积的二分之一川黔古驿道穿城而过,即沿现在的子尹路向北,从今遵义会议会址前往洗马路方向去重庆方向,现洗马路侧建于宋代的普济桥尚存,是当时入川的必经之路,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从南宋淳熙三年至今遵义建城只有837年,怎么称千年古城呢?其实在杨轸迁治以前,今遵义城址这片地方已经有穆姓人家在这里定居,穆家与杨家都是大家族,均为唐代熹宗年间奉朝廷之命入播州平定南诏之乱的外来人,南诏退败后穆家据今城区一带,流经城区湘江段旧称穆家川,处于市中心毛泽东旧居那一片,今仍称为穆家庙,还有穆家林、穆家山等小地名1958年在怎样在线看贵阳晚报红花岗造林时,还出土过“穆家界”的古碑所以当时穆家已经在这里建起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已具了有集镇的雏形,故遵义城可认定为有1000多年历史

1926年周西成主政贵州后修川黔公路,依然是沿清代古驿道纵贯新城,从南边的来熏门(今狮子桥)进,北边的凤朝门(今苟家井市场)出,城市规模没有什么变化,依然为老城和新城的城垣之内的范围,1935年1月中央红军攻占遵义城,就是首先夺取的新城来熏门,红军大队伍从此门进入城内

经过几年经济力量的积蓄,迎来了大跃进的时代,遵义市与全国各地一样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为了配合遵义市的城市建设,遵义县与遵义市合并,全市人口达100多万,遵义市大量抽调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除了参与修建和扩建遵义的发电厂、钢铁厂、铁合金厂等贵阳晚报订阅电话一批地方国有的大型企业,还有就是搞遵义市的城市建设由于当时缺乏施工机械设备,城建全凭打人海战术,经常性的是实行昼夜施工,场面轰轰烈烈1958年至1959年的“大跃进”期间,在遵义新老二城建成一批新型的城市建筑,还大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的有:在新城建成了遵义饭店、湘山宾馆、遵义市人民医院(今红花岗人民医院)、区遵义(文工团)剧场,还将新城市中心丁字口沿河一带的一万多户居民予以撤迁,办法是撤除旧房运到城北狮子山下拼装还原进行安置政府一声令下,一点不容迟疑,沿河一万多户居民在三天三夜就全部搬迁完毕,很快就在丁字口沿河一线建城了一个市中心区河滨公园(今存)在老城建成的有:遵义宾馆、红花岗剧院及北门外的遵义地区人民医院大楼那时候贵阳晚报黔酒在线的城市建筑物都是请苏联专家来规划督建,一律仿苏式建筑,楼层不多,但占地宽,层间空间高,后来均撤除重建,现在保留的仅有红花岗剧院和红花岗区人民医院两处在遵义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跃进期间也干了几件大事情,一是把遵义丁字口至新华桥段(新华路)和丁字口至狮子桥(万里路北段),拓宽并改造成40米宽的水泥路面,两侧人行道也用的水泥板,用水泥修路在当时来讲,那是非常新鲜的事情,遵义市中心的面貌为之一新,这两条路的质量很好,至今未出现损坏仍然在继续使用二是新修筑了从南门关到茅草铺的外环路(今外环路),全长9公里,宽12米,其工程巨大,靠数以万计的工人于全线分布,用人工开山放炮,锄挖肩抬而修成,另外还修了新城北面从松子坎至高桥贵阳晚报联系电话的环城公路(今上海路),全长3.5公里,市区通往火车站的北京路约1.5公里,以及这两条环城路上跨越湘江和洛江上的洛江桥、龙溪桥等几座桥梁

1949年11月遵义解放设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专员公署,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并以原遵义县的城区部分新建遵义市解放初期的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8年时间,遵义市着眼于发展地方工商企业,新建和扩建了化工、铁合金、面粉、酒精、火柴、农具、汽车运输等国有企业,还组建了商业系统的百货、纺织、五金、生资、药材、食品等国控公司因为那时候财力有限,城市建设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搞基础设施方面的维护管理,也如拓宽平整城区主要街道,疏通维修了旧城的排水系统,其次就是搞了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在东郊(今贵阳晚报电子版在线长征镇)的沙坝和南郊的柏杨洞新建了两个简易的自来水厂,撤除老城城墙东南一段,在老城修了一个可以储备粮食400万斤的仓库撤除老城北面城墙,修了一条通往化工厂和火柴厂的公路(今洗马路),在新城中心的丁字口新建了遵义市百货大楼,在城北郊汇川坝建城了遵义地区医院(今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凤凰山西麓修建了遵义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今市政府行政中心),新建了川剧院和京剧院,还在市中心的桃源山遵义一中北侧修建了遵义市工人俱乐部,又在湘江市区段东岸新开辟出了遵义纪念广场(今遵义文化广场),西岸建成了遵义纪念公园,纪念中学(今遵义四中),还修了纪念桥(今石龙桥)把这些纪念建筑连为一体,另在老城和新城分别修建了地市两级的党政机关办公楼遵义这批新建贵阳晚报在线观看的城市楼房多是砖混结构,分布于城区新老二城,使遵义市已具有了一些现代城市的雏形,当时的那些建筑相对现在而言规模都不算大,如遵义百货大楼为五层楼,就是当时遵义最高的建筑了但以当时的经济条件,能够在短几年时间干成这么多事,还是很不简单

2009年,遵义市为了加速经济建设,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定,提出“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破在项目、首要建园区”的发展理念,在全市12个县(市)和两个区(红花岗区、汇川区),重点规划建设17个工业园区其中,在中心城区附近10公里以内就有红花岗湘江工业园区、遵义和平工业园区、汇川机电制造工业园区、新蒲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等4个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和平工业园区隶属遵义县,但位于遵义县城和红花岗区南部新城之贵阳晚报黔酒在线间的龙坑马家湾一带,实际上三者已经连为一体,极为壮观同时,由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和遵义县新舟镇组成的新蒲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新区面积300平方公里,遵义的城市发展建设拉开了历史上最宏伟的建设序幕

现在遵义的城市建成区域,南面接遵义县的龙坑,北面至九节滩,长约20公里,而东西两侧东面至东连线,西面至西连线,相距约为5公里,所以城市为一个南北狭长结构,现在城区附近的三个工业园区即将建成,就与现在的城区连成一片,城市则成了一个纵横约30公里的方形结构依照现在的建设速度,遵义城将呈现出新的风姿,一个工业门类齐全,服务设施完备,商业贸易发达,交通信息先进,城市环境优美的黔北大都市

【二】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遵贵阳晚报在线观看义与全国一样按中央的指示精神,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地方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市建设也突飞猛进,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不可同日而语这一时期遵义的城市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这段时期的城市建筑在质和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区到处高楼林立,主要街道两侧已经看不到历史建筑的痕迹金融系统所属的各家银行、商业系统所属的几个公司,还有两级政府机关及所属的一些局和部门,邮电通讯公路电力、061机关等一些有实力的单位,纷纷在城区建起了办公或业务大楼在上世纪80年代,061在北京路首先建起了一座20多层高的江南贸易大楼,曾经轰动一时,列为城市建筑的象征,但到上世纪末期,超过20层的大楼在城区随处可见,旧城区已经彻底改变了面貌,但此时旧城区基本贵阳晚报编辑部电话改造完毕,已经没有了发展的空间,遵义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只能向远郊扩展

遵义市的这一规划建设方案出台,立即进入实施阶段,因为这三个园区的自然条件比较好,都毗邻铁路和高速公路,还有国道线纵贯全境,加之都是位于中心城区附近的高原坝子,施工难度不大,基本建设就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一些全国各地的建筑承包商也看到了商机,他们带着雄厚的资金纷至沓来,参加到工业园区的建设之中,大大地推进了工业园区的建设速度,仅仅两三年时间,三个工业园区在城郊迅速崛起,第二和第三产业也随之应运而生,目前已经有了城市雏形,成为了遵义城市的组成部分

1959年下半年至1962年国家处于困难时期,接着又是国民经济的几年调整时期,政府工作主要是解决吃饭问题贵阳晚报登报电话,遵义的城市建设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1965年“三线建设”在遵义铺开,下半年川黔铁岭路通车遵义为中间的枢纽站,接着就开始搞“文化大革命”,同时也是国家大搞“三线建设”的时期,061基地机关驻遵义城区,下属的几十个厂建在遵义附近,还有87厂(今遵义金属制品厂)、906厂(今遵义钛厂)、长征电气公司等内迁企业,那时候遵义人口剧增,但主要精力是放在厂矿企业建设方面,并没有大搞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只是因陋就简地修“干打垒”解决暂时困难不过,由于长征电气公司下辖的十几个厂建在“大跃进”时修的城市北环公路两侧,因长征电气公司是从上海迁来,就把那条路改名上海路,上海路西联老城洗马路,东联新城松涛路,就把新老二城连为一体,遵义城市结贵阳晚报订报电话构形成一个以凤凰山为中心的环形城市,城市规模也比以前有所扩大从“三线建设”开始至文革结束,遵义的城市面貌与上世纪60年代比较变化不大

遵义城市建设大发展的契机是在1997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的报告,将原遵义市改建为红花岗区,接着红花岗区党政机关迁往南郊的忠庄镇,拉开了建设南部新城的序幕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将红花岗区分管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改建为汇川区,并对汇川区和红花岗区的管辖区域作了一个重大的调整,一是将红花岗区所辖的上海路、洗马路、大连路等3个街道办事处和高桥、董公寺两个郊区镇,以及遵义县所辖的团泽、高坪、板桥、泗渡等4个镇划归汇川区管辖,汇川区位于城北,面积扩充到695平方公里二是把遵义县所辖的深贵阳晚报广告溪、金顶山、新蒲等3个镇划归红花岗区管辖,红花岗区位于城南,面积595平方公里通过对红花岗区和汇川区管辖地域的调整,把遵义县的7个镇也规划为遵义城市化的范围,管辖范围大大超越了原遵义市的地域,这就为遵义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遵义市的历史悠久,上世纪70年代在城北汇川区的风帽山,发掘出了古人类活动的遗址,出土了一批原始人类使用的石制工具据历史资料记载,远古时代这里已经有人在居住,春秋时归属夜郎,秦汉时隶属牂牁,唐代至北宋为播州辖地据《遵义府志》记载,那些时候的地方行政中枢的治地,是在今遵义城址周边的一些地区,直到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播州的第十二代土司杨轸,才把宣慰司治地从城南20公里的南北镇(今遵义县城址)迁到今遵贵阳晚报数字版义城址明代万历平播“改土归流”在原地设遵义府,清代仍然沿为府治地,民国为县治地和行政督察区驻地,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遵义市和遵义地区行政公署,以及上世纪未遵义撤地设市,均为政府机关所在地从遵义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今遵义城区从南宋以后经过多次改朝换代,一直是黔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行政首脑机关的所在地,而且已经有千年历史

改造旧城的顺序是从城市中心部分向外延伸,先改造的是碧云路、白杨路、万里路、遵义路、中华路、白农路、松涛路、延安路等城市旧建筑密集的地区,接着又把内环路、外环路、上海路、洗马路、官井路、北京路等一些住户稀疏城乡接合部大道,对城市近郊的长征镇、南关镇、高桥镇(后撤销),公路附近进行了贵阳晚报电子征用开发,即把农业用地转为了建筑用地,新修了一批综合市场、服务设施和民宅,城市又得到了很大的扩展遵义老城是遵义会议会址所在地,过去列入了规划范围,要求保持着旧城风貌,所以改造最晚,一直到了上世纪末才投入得以实施,除保留了遵义会议会址外,对老城的旧有房屋进行全部拆除改造,只是新建老城的沿街钢筋混凝土建筑,依然保留了黔北建筑的立柱、小青瓦和两铺水等风格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批内地难民也随之涌入西南,国民政府的陆军大学、陆军步兵学、海军学院,以及浙江大学、徐州陆军医院、军官队、临教院等一些单位迁入遵义及周边地区,城区人口剧增,加之盟军从滇缅公路运来的物资运达昆明后再转运重庆,遵义为川黔公金黔在线网贵阳晚报路的必经之地,军车、商车往来不断,第三产业应运而生,新城因有交通之利,城市便沿公路冲出新城城垣,南面延伸至南门关,北面延伸至松子坎,两侧共扩展了6公里有余,市肆繁荣,盛极一时,城市人口从抗战前的6万人增加到10多万人,城市交通压力太大,于1942年撤除新城城垣修环城公路(今内环路),川黔公路开始绕城而过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内迁单位纷纷复原,一些外来难民回籍,人口又退到10万以下,但城市的规模已经不局限于旧城垣

到了清代乾隆三年,山东聊城人陈玉壂来任遵义知府,他从山东引进了蚕种和缫丝、纺织技术,丝绸业在遵义府四县一州迅速发展起来,遵义的丝绸产量大,质量好,与四川和江浙的产品竞争于国内市场,因为遵义丝绸物美价廉很有竞争力贵阳晚报记者电话,外地客商纷至沓来,遵义出现人满为患,湘江西岸的老城难以容纳,而湘江东岸是一片农田,称为白田坝,丝绸业的兴起迫使得城市冲出老城向东面延伸,在今市中心丁字口一带,形成一个丝绸贸易市场,第三产业附着市场应运而生,即为新城的源起,其规模与老城相当那时候遵义的经济得以迅速崛起,成为贵州12个府的首富之区,致使清中叶以后遵义以读书登科甲闻名于黔省


北京看白癜风那家比较好
白颠风早期证状的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iyangwanbao.com/wbtd/44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