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日报》副总编辑周海燕说:“我们的活动形式分为3种,认养一名孤儿、资助一名孤儿的学业、条件不允许的还可以献出一份母爱,也即是在春节、中秋、六一等节日给结对帮扶的孤儿打一个亲情电话、发一份亲情贺卡、送一份节日礼物”
赵敏立刻扔下店里的生意,匆匆赶去报名
3部电话仍然不够用15日一早,61岁的贵阳市民彭顺秀连续接到在修文县的弟弟、表妹以及在大方县的妹妹打来的电话,都是一个内容:“姐姐,赶快打电话给贵州日报,我们要做‘贵阳妈妈’,领养灾区孤儿!”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特别专题
上午10时30分,赵敏踏进《贵阳日报》一间不足20平贵阳晚报联系电话方米的接待室,二十来名跟她一样前来报名的“贵阳妈妈”把这里挤得满满当当
“我是诚心诚意要领养一个灾区娃娃的,你千万把我的申请表收好”赵敏认真地对工作人员说,“不然娃娃就找不到我了!”
新华网贵阳5月15日电 “贵阳妈妈爱心行动”温暖震灾孤儿
记者周之江、施雨岑
“早上8点起,热线电话就没断过”忙于接听咨询和报名电话的《贵阳日报》记者何恩红说,“他们的热情出乎预料两个小时内,报名电话就有130多个,登门报名的有50多个我们不得不临时增设了两部电话”
打不通电话,彭顺秀索性直奔报社,在工作人员帮助下,她填写了3张申请表,“要不是家里有病人,我自己都想领养一个孩子他们太可怜了!”
赵敏一把拉过记者帮她填申请表,“我都填坏两三张了”她有贵阳晚报网络版些不好意思,“天天看新闻,见到那些孤儿的报道,看一次哭一次,现在填表手都在抖,太难过了!真希望孩子能早点到我身边”
“直到现在,都还没跟爸爸妈妈通上话”
赵敏42岁,是贵阳的一名服装批发商5月15日清早,《贵阳日报》头版上一封倡议书让她心念一动:为了让在此次地震灾害中痛失亲人的孤儿们失亲不失爱,像千千万万花季儿童一样享有幸福的童年,《贵阳日报》特向社会发起“贵阳妈妈爱心行动”,倡议市民都来做“贵阳妈妈”,认养这些失去双亲的孩子们……
刘元君接过话茬:“正是因为是家乡受灾,所以我特别想收养一个家乡的孤儿早上跟我父母商量过,他们都很支持最好能收养一个绵阳的孤儿,每年还能带他回家乡拜祭一下亲生父母呢”
抱着2个月大的儿子贵阳晚报黔酒在线,静坐一旁的范秀梅看着丈夫刘元君向工作人员咨询领养问题,若有心事夫妻二人都是四川人,在贵阳承包工地,30岁的范秀梅的家乡绵阳也是此次地震的灾区之一
白癜风会影响人的心理脸上白斑的图片白癜风有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