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贵阳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内容 > 汤先生一生恪守家训:事不避难

汤先生一生恪守家训:事不避难

发布时间:2016-3-19 0:48:15   点击数:

汤双:汤一介、乐黛云之子

耄耋之年的汤一介与妻子乐黛云,及其长大成人的女儿汤丹、儿子汤双用心回忆自1952年搬入燕南园58号以来,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和酸甜苦辣咸的五味杂陈,结成回忆家国往事的散文集《燕南园往事》

汤一介、乐黛云夫妇是北大未名湖畔的学界双璧,汤一介先生传承中国学脉,执掌《儒藏》编修,乐黛云先生则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1952年秋,汤一介父亲、时任燕京大学副校长的汤用彤被分配住至燕南园58号后来,汤一介与乐黛云一家又在这里历经了悲苦与喜乐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后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现称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曾任马里兰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博士后现为美国veson n贵阳晚报autical公司软件工程师

■作者简介

汤一介: 一九二七年生于天津,生前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孔子学会会长

内容简介

本月9日晚,国学泰斗汤一介仙逝,学术界又痛失一位大师2014年10月将出版的《燕南园往事》,成了汤一介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汤一介、乐黛云夫妇与一双儿女合著的唯一一本家庭回忆录文字平实厚重、真挚深情,配以66张珍贵历史照片,深厚的亲情和时代烙印下的忧伤溢于言表,令人动容即便是家庭生活中的日常琐事,言语间,其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也尽现其中 ■辛朗

87岁高龄的汤一介先生回忆了青年时期随父亲汤用彤读书、治学,回忆了母亲张敬平相夫教子、在战争年代守护家庭,回忆了与冯友兰、季羡贵阳晚报广告林等北大学者相交的事迹83岁高龄的乐黛云先生回忆了公公汤用彤的治学谨严、宽容温厚和“文革”时期的处变不惊,回忆了与王瑶、马寅初、朱家玉、裴家麟等北大师友同窗的交往岁月,回忆了政治风浪中儿女求学之路的噩梦汤丹和汤双也回忆了幼年时期在燕南园的幸福时光和遭遇特殊时期所经历的大起大落

汤先生一生恪守家训:“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 堪称思想文化的“守夜人”

乐黛云:一九三一年出生于贵阳,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现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集刊主编

汤丹:汤贵阳晚报广告部电话一介、乐黛云之女十六岁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八年之中下过田、做过饭、管过账返京之后考取北京大学分校图书馆学系,一九八二年毕业其后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现为高级软件工程师,任职于跨国公司埃森哲(accenture)


防治白癜风
白癜风患者该如何自我诊断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rolmao.com/wbnr/113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