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贵阳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历史 > 黔地文化11廖国松和国正白发文

黔地文化11廖国松和国正白发文

发布时间:2016-12-21 8:17:45   点击数:

在文艺界,总有一些难以归类的“杂家”,他们有种书斋里的学者所没有的气质。本期“黔地文化1+1”栏目介绍的两位便可归为此类:虽说对文学美术音乐无不涉猎,却也对收藏斗鸟民间游艺情有独钟,且样样都能自成格调,让周围啧啧称奇。其实,无论是“玩”或“文”,二位“杂家”所抱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趣正是如今快节奏时代的稀缺品。

廖国松:豁达不嗔乐一生

廖国松,年生,贵州江口人,历任贵州省交通设计院工人,贵阳市文联《花溪》编辑部编辑。笔名戈梅、梅蓊、老柏。著有诗集《彩色的波》,小说集《廖国松小说选》,发表《旱龙》、《牙齿》、《桩头》等诗歌、小说、散文余篇(首)。

见到廖国松是在一个夏日的下午,在相宝山宿舍楼旁的小画室里,他坐在那台估计有十几年历史的台式电脑旁,一支又一支地抽着烟。要说廖国松是一个作家,他说没有写过长篇,不承认这个头衔;他喜欢画油画,但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业余画家,靠着自学摸索。他还淘古玩、听古典乐,爱好广且杂。也许,不用严肃地非要说什么画家作家,而是称他为一辈子爱好文艺和生活的资深“老文青”,他会比较开心。

不讲笑话不安逸

初识廖国松的人可能都会因他的外表生出距离,作家戴冰形容他“长相极为威武,一脸剑拔弩张的络腮胡,眼神锋利”。

如今,招牌的络腮胡子依然在,只是有些花白,长发略显凌乱地披在头上。据说,市文联宿舍无论老小都称他为“老伯”,他干脆将此号化为笔名“老柏”。

老柏说话口齿有点含糊,聊到太过严肃处会忍不住在话尾加上笑声消解一下,据说一天不“掂对哈人(贵阳话指开人玩笑)”不“安逸”。

当天的采访是从闲聊开始的,他主动问起记者的年纪和工作。他是特别健谈的人,当他说完了一句,会停顿好几秒,你以为他讲完了,准备打破空气中的安静时,他又开口了。谈天的内容也是天马行空,说到熬夜追《纸牌屋》、《越狱》,他突然激动地站了起来,拿烟的手一扬,略粗犷的声音高了八度,“美剧确实拍得好,情节一环扣一环,抓人!”他说自己喜欢在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iyangwanbao.com/wbls/346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