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半年的连续大跌,当前国际油价和6月份创出的年内高点相比,已跌至“腰斩”价位。受此影响,到12月26日24时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再度开启,这将是年我国最后一轮成品油调价。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两轮国内油价下调都遭遇了些许“意外”,分析人士认为,油价“十一连跌”是否会顺利兑现目前仍难以确定。
新华社石油价格系统12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23日一揽子原油平均价格变化率为-11.8%。国际能源研究机构安迅思发布的数据也显示,截至12月23日价格变化率指数为-11.94%。本轮油价理论下调的幅度预计为每吨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37元和0.43元。
安迅思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梁丹认为,近期沙特和波斯湾产油国重申不减产,导致国际油价反弹乏力。上周利比亚港口供应中断的消息也迅速淹没在众多利空消息里,国际油价的跌势已然难以阻挡。受国际市场联动影响,26日国内将迎来成品油价格下调窗口。
能源研究机构金银岛成品油分析师李杨表示,按照当前的国际油价水平测算,本轮国内油价理论下调幅度较大,如无意外可能创出年内最大跌幅。但最近两轮国内油价下调都遭遇了消费税调整的对冲,导致第一次降幅被全部消化,第二次降幅大幅收窄。
在国际成熟市场,成品油价格大多由企业自主定价或由第三方机构公布价格。而我国成品油调价屡次遭遇种种“意外”,引发种种猜测,从侧面折射出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当前国际油价处于历史低位,在此大背景下进一步推进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恰逢其时。可以在适当时机推动政府定价向市场定价迈进。
据新华社电
■更多精彩内容请北京还能治疗白癜风吗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