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21日),《科技日报》刊发新闻《贵阳生物群或揭开大灭绝后生命恢复之谜》。
2月11日,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宋海军教授团队主导,与多个国内和国际科研机构进行的联合研究有了新成果,论文《中生代一个新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贵阳生物群,揭示现代类型海洋生态系统》在《科学》杂志发表。该研究揭示了我国又一个新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贵阳生物群。
宋海军介绍,研究团队在贵州省贵阳市及其周边发现的贵阳生物群,埋藏时期距今2.亿年,是目前全球中生代最古老的一个特异埋藏化石库,距离地球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仅过去约一百万年时间。这个重大发现为我们理解最大规模灭绝事件发生之后的生命恢复速度和模式提供了新的认识。
揭开贵阳生物群冰山一角
近5亿年来,地球上一共发生过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其中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的生物大灭绝事件是最为严重的一次,造成超过80%海洋生物物种灭绝的后果,同时促使海洋生态系统从古生代类型向现代类型转变。
为揭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一特殊且重要时期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关系,宋海军带领三叠纪地球生物学团队在我国华南多省开展了近15年野外工作。
“贵阳生物群的发现源于年的一次野外踏勘。”宋海军说,当时,他指导的学生、上述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代旭博士发现了一枚非常奇特的化石碎片,经鉴定为龙虾化石碎片,这在早三叠世海相地层中很罕见,这一发现引起团队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