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河是贵阳的母亲河,它的源头在哪里?主要支流有多少条?总长度又是多少?在互联网上搜索,你会发现有关说法不一,令人莫衷一是。
为了科学地探究这些问题,5月17日,一群志愿者组成南明河-清水河生态环境人文综合考察团队,启动了为期约半年的考察行动。
据了解,如今的贵阳南明河流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相关资料数据五花八门,各说各话。比如,南明河的源头说法有花溪区马铃乡、原平坝县马场镇枫林村白泥田、清镇市中八茨菇塘等多种。另外,其主要支流有多少条?总长度是多少?说法也多种多样。
为了研究清楚南明河的主要家底,由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贵州筑信水务联合发起,倡议开展一次南明河-清水河生态环境人文综合考察行动,得到省内很多专家、学者、志愿者的积极响应,纷纷报名参与这次公益行动。
目前已经有20多人报名参与,包括来自省内高校专家、文化机构专家、文化学者、生态环保专家、民间环保人士、传媒机构人士等。
据道光《贵阳府志》、《贵州通志》、《贵州水道考》等古籍记载,南明河的源头有原平坝县马场白泥田、清镇中八茨菇塘等说法。近年来,经过测绘机构科学测量,有关单位认定原平坝县马场白泥田为主源头(或南源头),清镇中八茨菇塘为次源头(或北源头)。
这样看来,目前的结论是,南明河有两个源头,南源在原平坝县马场镇枫林村白泥田村民组,由涌泉汇成小干河流入花溪松柏山水库。北源在清镇中八农场的茨菇塘,由涌泉汇成车田河流入花溪水库。
不过最近有学者认为,认定原平坝县马场白泥田为主源头的说法还是很笼统。白泥田为一个村民组,是一个面积达数平方公里的区域,很可能在这一区域内存在多个水源出露点,那么哪一个出露点才是南明河真正的源头?这就是这次科考团队想要弄清楚的一大问题。
当天,考察队来到位于原平坝县马场镇枫林村白泥田组考察。大家在现场看到,白泥田组因境内有一湾水田而得名。
这里三面环山,往下是一湾水田,这湾水田从山脚延伸至最下面的白泥田水库,二者之间直线距离约五六百米。当地海拔高度为米,是一个典型的分水岭高地。
北面是珠江水系分水岭,南面是长江水系分水岭。在南面这湾水田的中部,有一口出水量较大的水井,井里伸入多条取水管和水泵,旁边正在修建一个提水站,看来这口井是附近村民的主要饮用水源点和农灌取水点。
参与考察的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吴攀认为,以前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水井就是南明河的主源头,其实这种认定不科学也不严谨。从这湾水田可以看出,水井上方梯田里水源丰盈,而梯田又是三面环山,三面山上山脚甚至田间都有可能存在多处出水点。
显然,这口水井不仅仅是一个水源出露点,而且极有可能还是一个水源汇集点,它有可能汇集了水井上部的多处水源。
吴攀认为,水井上部的山上、山脚、田间都有可能存在多处水源出露点。而只有距离最远、水量最大、长流不断、与主流方向一致的水源出露点,才能被认定为真正的源头。
吴攀说,目前他正在提取南明河的河流长度、流量、流域面积等参数,将以科学的数据佐证南明河的源头具体在哪里。
经考察组询问当地村民得知,白泥田田湾周边至少有3处长流不断的水源出露点。由于天色已晚,考察组决定择期再来作进一步考察,把真正的南明河主源头找出来。
据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负责人黄成德介绍,为了考察研究清楚南明河的主要家底,这次综合考察将涉及南明河-清水河流域的流量、流域面积、河流长度、生物多样性、历史文化遗存、地质地貌等方面,为有关地区的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都市新闻记者贾华
编辑胡亚妮编审李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