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贵阳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历史 > 台湾女生在贵州见证脱贫无比震撼,这就是中

台湾女生在贵州见证脱贫无比震撼,这就是中

发布时间:2023-4-7 11:28:58   点击数:

贵州,一个低调的省份,打开某乎,仍可在近两年内刷到一些关于贵州存在感极低的帖子,有网友说自己在贵州上学,结果被问,贵州在哪个省?云南吗?我的地理概念虽不至于这么差,却也对贵州不甚了解,出发前做了一点功课,才知道原来早在我还未实地走访大陆前,大数据产业就让曾经高山环绕、沟壑险阻的贵州拥抱了世界,昔日一个荒无人烟的深山角落,如今一跃成为领先世界的中国天眼FAST!

这无异是贵州最耀眼的名片,却也是被我长期忽略的惊人成就,这就是我所认识的贵州吗?这就是我印象中那个穷困落后、什么都缺的内陆省份吗?

我是在年8月去贵州的,据统计,曾在大陆各省市自治区GDP排名中长期徘徊于低谷的贵州,已连续7年半GDP增速位列前三,年疫情笼罩期间,贵州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增速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连续10年位居中国前列。

降落贵阳机场前,从机窗望下去,但见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广袤的绿地上完全不见平原,正应了那句话——地无三里平。然而就在这一片起伏不定、广袤无垠的绿意间,一架架桥梁将山峦连接在一起,汽车飞速地行驶在桥梁上,底下是湍急的水流,要在高山峡谷间搭建一座坚固无比的桥梁,其困难度实在令人难以想像!现今中国被誉为“基建狂魔”,造出无数令人瞠目结舌的伟大成就。说一说桥梁好了,世界桥梁一百座,贵州桥梁就占了四十余座,堪称“桥梁博物馆”,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钢管拱桥等诸多现代桥梁在崇山峻岭、深谷急流间凌空飞越,突破天然屏障,诸多世界级大桥如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鸭池河大桥、清水河大桥、六广河大桥、坝陵河大桥、平塘大桥等横空出世,壮丽无比。

桥梁的营建让天堑成了通途,让天涯成了比邻,“黔道难”走入了历史。反过来说,这也是因为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特殊的地理环境,才让中国人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辛勤与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大陆,“要致富,先修路”的观念早已深入骨髓,“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让贵州脱贫之路愈走越宽,依托农村公路交通网,贵州一跃成了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过去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有些地方,深谷环绕,山川险阻,人们出行、饮水、用电、上学、看病、通信都成了现实的考验。年最新数据显示,现今贵州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万人搬出大山,在年的今天,中国又走完了一趟长征,目标是——摘下贵州的绝对贫困帽。

这实在令我这台湾90后女生感到无比震撼!首先,以我浅薄的知识面能想到的是,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贵州,平原地带寥寥可数,正因如此,所以贵州的交通道路修建不是很容易的,而道路,正是扶贫工作的基本条件。

我在贵州一个深度贫困县城里,感受到从居民身上散发出来的自信蓬勃。一个地方若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必定细微到连人的精神面貌都大大地改变了,走在纳雍县的街道上,我特别观察了当地居民的神态。我能感受到有一股自信在支撑着他们,这种自信源于生活的改善,源自于未来的憧憬。其实人的思维很简单,住有其屋,安居乐业,守得一世顺遂,方为人间乐土。

三百多年前,徐霞客到访贵州,在游记中发出感叹:“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时至今日,山还是那些山,而错落其间的贵州却已历经了沧桑巨变。

写到这里,外头起风了,我忽然想到一首词,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就是中国力量。

纳兰采桑/台南,本文发表于台湾《中国时报》,有删节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iyangwanbao.com/wbls/1429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