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贵阳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历史 > 贵州公益慢火车打通百姓致富快车道

贵州公益慢火车打通百姓致富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3-3-30 17:55:09   点击数:

央广网北京1月16日消息(记者张兆福实习记者郭鹏)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动车愈发普及,我们逐步迈进了一个快时代,多公里的时速,拉近了很多地区的空间距离。而与此同时,我国仍开行着的部分慢火车还在延续着它的使命,对沿线群众来讲,它们同样必不可少。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一列时速40多公里的慢火车,显得有些与众不同。40多年间,它“踏踏实实”地穿行在苗岭山脉,连通了很多少数民族村寨。这种速度慢、票价低的“慢火车”,成了沿线百姓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这是往返贵州省贵阳市与铜仁市玉屏县的/次普速列车,也就是人们常提到的“绿皮火车”,从始发站到终点站全程公里,行驶下来要7个多小时,时速仅45公里。从年至今,这列火车已开行40多年,而在过去的22年间,从未提高票价:区间内最低2元,全程24.5元。

别看这列火车车厢少、速度慢,但对于沿线的村民来说,这列火车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的大问题。列车沿途停靠16个车站,其中像施秉、黄平、桐木寨、六个鸡等小站居多,由于当地深处苗岭山脉,出行十分不便。依靠这列火车,数千名学生走出大山,数百户村民增收致富。

贵阳客运段上海二队党委书记黄绍基:通过这列小慢车,沿线老百姓走上致富道路的,改善生活的,统计已有多家。也通过这趟小慢车,沿线学生就学,到凯里、施秉、镇远、玉屏读书的将近多名,其中多人考上大学。

年,在国家脱贫攻坚工作不断精准发力的大背景下,/次列车迎来了一次大的调整和变革,成为服务沿途贫穷老百姓的“脱贫车”。

胡贵川:我是年参加铁路工作,一直到现在,差不多21年。

说话的是这列火车的列车长胡贵川,从茶水员、售货员、行李员,到列车长,他在这趟“慢火车”上工作了21年。胡贵川说,列车沿途大多数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村民普遍面临出行、就业、农产品销售等许多难题。

胡贵川:现在贵州已经村村通公路,但一遇到天气变化还是要依靠我们这趟火车,因为天气寒冷,公路一结冰,就要封路。公益性火车如果能长期这样开下去,我想大山里面也会致富。

为更好地帮助少数民族村民“走出去”,胡贵川和同事们在火车上搭建起了信息栏,为村民提供务工信息,并协助农户将农产品带上车销售。

胡贵川:我们这边苗族、侗族比较多,他们自己种的农作物,自己养的土鸡、田鱼,我们把这些信息和联系方式贴在车上,专门成立了一个信息栏。

临近年关,刚下过一场冬雨,地面湿滑,仍有不少农户挑着自家的农产品候车,他们大都要到凯里卖菜。为防止老人们摔倒,列车工作人员干脆担当起了“背篓工”。

从加劳站上车的陈进美,今年67岁,乘坐这列“慢火车”有20年了,一直往凯里卖时令蔬菜,今天她挑了40斤左右的白菜。

陈进美:这个车让我们方便很多,有什么东西就拿去凯里卖,列车员也很好,我们挑不上来,他们帮忙提一下。

和陈进美一样,从宝老山上车的70多岁的吴治珍老人,用背篓背了30斤重的红薯,准备到凯里进行售卖。谈及这趟车给他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十分激动。

列车工作人员胡松:你带了多少斤啊?

吴治珍:30斤,多了抬不动。

胡松:都能卖得完吗?

吴治珍:卖得完。得亏有这个火车,没这个火车背不动。

胡松:今年春节这个火车都不停。

吴治珍:不停就方便了!照顾我们老人,感谢!

列车播音员:旅客朋友们,在三号车厢出售有机大白菜,大白菜两元一斤,是乘客用农家肥自己栽种的。

经常乘坐这趟“慢火车”的乘客,对于这样的“广告宣传”并不陌生。每位带货上车的村民都可以享受到免费宣传的服务,这也是“慢火车”的一大亮点。

列车员会主动找到村民,登记商品信息,并通过广播为他们的产品打出广告。

列车广播员吴茜:有些老乡的东西挑的可多了,几十斤,我们就在车上帮他宣传一下,希望在车上出售一部分,到了凯里以后就没这么累,尽快的卖完以后又坐回去的小慢车尽快回家。

很多顾客也及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iyangwanbao.com/wbls/1419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