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的最后十八年:悲歌南明(壹佰伍拾贰)
年(顺治十四年,永历十一年)八月初一,孙可望完成了准备,在贵阳誓师,留冯双礼守贵阳,以白文选为大总统,马宝为先锋,大张旗鼓率领十四万兵马亲征云南。
八月十八日,渡过盘江。九月初,孙可望军至交水,离曲靖仅三十里。
滇中大震。李定国同刘文秀商议后,决定二人亲统主力阻击可望军入滇。
曲靖是云南咽喉,曲靖通往滇中一马平川,拿下曲靖,昆明就无险可守。
曲靖,成为决定性的一个地方。
两军即将在曲靖对阵,说起来,这还真有点宿命轮回的味道。
年,是明朝洪武十四年。
朱元璋虽早已建元称帝,元顺帝也已逃离大都,天下却还未完全肃清。早在忽必烈征服大理国后,就在云南设立行中书省,以庶六子忽哥赤为云南王世袭管理,是元朝皇族在云南的最高代表。
到了至正年间,忽哥赤重孙孛罗更是晋封梁王,而孛罗之子把匝剌瓦尔密,正是时任梁王。把匝剌瓦尔密作为元朝宗室,始终奉元为正朔,屯兵据守,与北元势力遥相呼应。
彼时朱元璋的重点打击方向放在了东北,多次发动北伐以打击尚存的北元势力,对西南一时无暇顾及。
加之云南崇山峻岭,地形险恶,实在不是用兵的好地方,于是早在洪武六年,他就派出过翰岭院待制王袆前往昆明,试图和平解决云南问题。
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拒绝,他杀死了王袆以示对元朝忠心。
此后朱元璋又两次派降明的元朝官员前往说服,都告失败。
同时在东北方向,明军数次发动北伐打击北元力量。洪武十三年,沐英又受命翻越贺兰山突袭和林,擒获北元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等众,再次给北元造成重大打击。
眼看北元威胁日益减小,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终于决定对西南用兵。
这年九月,他派出两路兵马南下,分兵夹攻云南。
一路以傅友德挂征南将军印,麾下配蓝玉、沐英两名勇将为征南副将军,由贵州南下,经遵义,入贵阳、安顺,这一路是正兵;另一路由名将郭英统帅,由四川永宁南下,攻云南镇雄,这一路是奇兵。
两路大军共计三十万,由傅友德统一节制。明初名将云集,强如蓝玉、沐英也只能做副手,这个阵容与规模足以横扫一切。
出兵前,朱元璋亲自召开军事会议,查看云南地图,了解山川地形、险关要塞,并和熟悉云南的谋臣商讨作战方案,亲自部署用兵战术,亲授进兵方略。
万事俱备后,兵马出京,朱元璋亲自摆酒为大军饯行。
文韬武略充沛,明军进展神速,在当年12月就已攻克普定、普安,扫清外围,兵锋直指曲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