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世两年后,“贵漂”这个词不仅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持续升温。
每一位“贵漂”,最初选择贵阳的原因都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留下的原因却是基本一致的——养眼的蓝天白云、征服所有挑剔胃的贵州菜以及最关键的“创业强磁场”。
在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召开之际,贵阳晚报和贵阳高新区联手推出“贵漂”系列报道。
“漂在”贵阳,他们忙并快乐。而他们带来的全球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代表的正是未来潮水的方向。在大数据时代,技术变现速度超出想象,这组报道里的每一个人和每一项新技术,未来都可能影响你我的生活。
十年归去来翰凯斯公司技术总监廖金华
年纪轻轻的廖金华,福建龙岩人,典型的贵漂族,但与别的贵漂有所不同的是,他曾有多年在贵阳生活的经历。廖金华在贵阳读的大学,大学毕业后又留在贵阳工作了四年,不过,怀着对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生活的向往,两年前他还是选择离开生活了八年的贵阳,前往深圳自主创业。直到今年4月,廖金华又回来了,与一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在贵阳开始了他的创业梦想之旅。
回到贵阳后,廖金华依旧主导公司“智能语音家居”系列产品的开发设计,对未来,廖金华也是信心满满,虽然才回到贵阳不足两月,但现在已经开始考虑在贵阳买房结婚。
我和贵州"三线"的未了情“新三线咖啡馆”涂逢新
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贵阳一家三线企业,但梦想在音乐和远方的涂逢新,很快辞职玩起了音乐,随后又考上了公务员在省高院当法官,然后再出发去北京当律师做了“北漂”。20年后,他又漂回到贵州创客第一站“新三线咖啡吧”,成了“新三线”的掌门人。
“过去总是很有精力去折腾,但阴差阳错地,我现在又成为了一个三线人。只不过现在的‘新三线’是新时代的一个标志。”涂逢新说,其实他在的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比“新三线”名气大多了,赚得也不少,但是他想回来,成为一名“贵漂”,只是希望在这个时候为自己的家乡做一点自己能做的事情。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三线”的未了情——涂逢新
让我选择回来的,是贵阳情结申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颖
年,贵州省发改委去美国招商,当时,陈晓颖正在和团队研发最新一代的DNA分析仪。在看了他们的路演后,贵州省发改委就决定要引进这一世界领先的项目。随后,陈晓颖带着自己的团队,放弃了美国的高薪,毅然决然地来到贵阳开创事业。
时隔十多年再次来到贵阳,陈晓颖感到以前熟悉的一切并没太大变化。“许多城市为了发展把环境破坏得很糟糕,可贵阳尽管快速发展,但还是那么山清水秀”。唯一让她感觉变化大的是,贵阳在商品供应上已经走得非常前沿,“许多大城市和国外的商品,在贵阳也随处可见”。陈晓颖笑言,在美国生活时,她就非常怀念贵州菜,回来后她才发现,她怀念的不仅是那熟悉的味道,更是原生态食材带来的那份家乡的感觉。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陈晓颖人物专访
大数据助我实现抱负贵阳耕耘科技黄瑞章
黄瑞章是天津人,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系博士,毕业后在香港理工大学任教,年通过贵州大学的人才引进计划来到贵州,担任计算机与技术学院的副教授,从事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做起了一名实实在在的贵漂。
“如果贵州没有发展大数据,创业团队的发展也不会那么快,在发展大数据的背景下,我和创业团队都得到了实现个人和团队的抱负。”黄瑞章说。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黄瑞章专访
贵州,这里的机遇更好赛先生大数据总经理廖建宇
“我们创业团队开发了一款英文抄袭防范和版权保护的软件系统,这个系统基于大数据开发,贵州正在发展大数据产业,所以这里的机遇更好。”贵州赛先生大数据科技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廖建宇,坦言贵州大数据在全国做得比较有影响力、贵阳高新区也是非常支持大数据的相关创新性的工作,所以创业团队选择了贵阳。
廖建宇对贵州发展大数据表示,贵州大数据有很好的声誉和基础,但进行大数据利用并转化的还不多,走向国际的也少,希望更多的应用开发出来。
创业土壤,原来就在家乡威客科技杨智杰
“离开10年,没想到创业的土壤就在家乡。”从剑桥博士,到中科院专家,再到贵阳创客……十年来,杨智杰的身份经过了三次变化,年,杨智杰由贵阳市“”人才引进计划引入,在外兜兜转转大半个地球的他,带着自主研发的快速即时过敏原检测贴回到贵阳创办公司,成为一名“贵漂”。
年,贵阳提出发展大数据产业,给杨智杰的科研创新之路带来新的启发。威客科技已启动基于“敏先知”的大数据APP终端开发,致力于将研发成果不断扩大深化。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杨智杰专访
爽爽的贵阳吸引了我贵州斯凯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主管郝淳
和多数“贵漂一族”相比,生在遵义、在北京读书的郝淳算是回到了故乡。回来的原因除了工作上的契机以外,更多的还是源于对家乡的依恋。
毕业后,郝淳回到了贵阳并在市区开设了一家航模店。可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实体店的利润被压到最低。最终,郝淳他们决定放弃航模店,将航模与无人机相结合,在高新区注册了贵州斯凯威科技有限公司。从而也见证了这个行业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现在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谈起公司的成功,郝淳认为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不无相关。
选择贵阳,没错贵州一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韦良强
韦良强创办的贵州一当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分子及高分子复合材料3D打印专用技术及专用材料的研究开发。目前,公司已经开发了7个系列的产品,申请了14项发明专利,其中获批1项发明专利和4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开发的产品被应用于教育、工程、军工等各个领域。
“来贵阳的这六年,眼看着贵阳的发展越来越快。”韦良强说,贵阳创业的环境也比较好,政府办事效率高,相对沿海发达城市而言,先进技术更容易在贵阳获得支持。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韦良强专访
贵阳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贵州贵企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孟令军
两年前,孟令军被公司指派来贵阳负责分公司工作,公司主要负责给政府部门做双创服务平台的建设。同一时间,总公司还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了分公司建设工作,两年过去了,贵阳分公司的发展最为顺利。
在孟令军看来,这得益于贵阳这座城市的整体创业氛围,“贵阳人不排外,城市包容性强,不管是和公司内部的贵阳人打交道,还是和贵阳政府各部门打交道,都特别顺畅。”孟令军说,虽然和全国其他相对发达的城市相比,贵阳市的产业基础比较弱,但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特别大,在创业等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
晚报数博会报道小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