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贵阳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理念 > 2014年贵阳5岁女孩被拐骗,3年后凭记

2014年贵阳5岁女孩被拐骗,3年后凭记

发布时间:2023-3-30 17:55:09   点击数:

年春节期间,一阵撕心裂肺般的哭声在贵阳某小巷中回荡。哭声来自一位中年妇女,而被其紧紧搂在怀中的女孩,看其失声痛哭的模样则显得有些茫然与不知所措。

原来这女孩是那位中年妇女的女儿,名叫小霞(化名)。年,5岁的小霞莫名失踪,母亲为了找她都要找疯了却一直无果。年,8岁的小霞却毫无征兆地突然回来了。可其身穿脏兮兮的羊毛衫、脚上趿拉着两只拖鞋、头发又长又乱蓬头垢面的模样,与失踪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母亲看到女儿如此可怜的模样顿时崩溃痛哭,围观的邻居也都跟着抹起了眼泪。等母亲情绪稍微平复后,小霞才怯生生地说自己是逃回来的。闻讯赶来的警方,让一位女民警检查了一下小霞的身体,才发现其身上布满了陈旧性的淤伤,看着真的挺可怕。母亲的心顿时如刀绞一般痛彻心扉。那么小霞当年又是如何失踪的呢?她在失踪的这3年里到底又经历了什么呢?

原来小霞的母亲与父亲早就离婚了,她与哥哥一起跟着母亲生活。年春节,小霞丢失的那天,小霞要跟着哥哥去公园玩。母亲怕小霞年龄太小走丢了,遂不顾小霞的哭闹将其留在了家中。当时小霞的母亲为养家开了一间棋牌室。正逢春节期间棋牌室的客人很多,母亲忙于照顾客人根本无暇顾及还在哭闹的女儿,以为过一会儿孩子自己就会没事了。可等到中午,母亲终于有了歇口气的时间,才突然惊觉女儿不见了。母亲赶紧出去四处寻找,可问遍了周围的亲朋好友,找遍了小霞有可能去的地方,都未找到孩子的踪影。母亲这才意识到孩子真的丢失了,脑子一下子就懵了,遂在惊慌失措下选择了报警。

警方第一反应就是调取事发地附近的监控录像,可根据小霞母亲描述的时间段,甚至又往后推延2个小时的监控录像中,都未发现小霞的踪迹。由此警方推测小霞应该不是沿着大路走丢的,因为当时监控摄像头还不是那么普遍,许多小路不在摄像头监控范围内。于是警方就拿着小霞的照片到附近小路,挨个询问临街店面是否见过小霞,但未发现任何线索。后来警方又逐个排查了与小霞母亲曾有矛盾与过节的嫌疑人,却发现这些人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在小霞失踪前就已离开贵阳回老家过年了,基本上都没有作案时间。警方又到贵阳市的多家福利院,查问是否有人将小霞送到了福利院,仍旧一无所获。孩子丢失后寻找的黄金时间是72小时内,如果错过了黄金时间,寻找的难度就会增大。小霞失踪案的侦破似乎进入了死胡同。

与此同时,伤心且自责的母亲却一直未停下寻找小霞的脚步。她不仅四处张贴寻人启事,甚至还举着贴有寻人启事的牌子,走一步哭喊一声:“小霞,你在哪里啊?”以便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能给她提供更多有关小霞的线索。3年寻女路的辛酸与艰辛唯有母亲一人自知。棋牌室关了,儿子托付给了邻居照顾,母亲将寻找范围从家附近,扩大到了汽车站、火车站甚至外地。许多好心人看到身前、身后都背着寻人启事的母亲,感觉心疼可又帮不上忙,只能掏出几百块钱表达一下心意。母亲的寻找打动了所有人,《贵阳日报》等多家媒体伸出援手,将小霞的寻人启事刊登在版面的明显位置,以便扩大寻找范围。可是所有能找的地方都找了,所有能想到的方式都做到了,小霞就如人间蒸发般消失不见了。

亲戚朋友看着小霞的母亲太苦、太累了,纷纷劝说母亲放弃寻找。母亲也确实想到了放弃,但不是放弃寻找女儿,而是想到了放弃生命。尤其是那次母亲又晕倒在寻找女儿的路上,感觉实在太累了,实在活不下去了。民警们过去都是多方安慰母亲,可这次却狠狠地责备她。如果她轻生了,这个家该怎么办?儿子该怎么办?更何况警方并未放弃寻找小霞,如果小霞回来了,找不到妈妈又该怎么办?一语惊醒梦中人,母亲知道不能再这样一味沉浸在痛苦中,一定要咬牙坚持活下去,等着女儿早日回家。于是母亲就将小霞的照片放大挂在墙上,想念了就抬头看看,就像女儿依旧在家里一样。小霞的母亲在失女的痛苦中被折磨了3年,如今小霞突然回来了,那么她还能记清失踪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据小霞回忆说,事发那天哥哥不在家,她就出去找哥哥,路上遇到一对男女说要带她去找哥哥,结果带她走了很远,就到了那对男女家中。小霞哭闹着要回家,但无济于事,只能被那对男女关在家中。那对男女逼迫小霞喊他们“爸爸、妈妈”,如果小霞不喊,他们就对着小霞连打带骂,甚至有时小霞都不知道为什么,就无缘无故遭到虐打。所以小霞身上才会伤痕累累,旧伤未消又添新伤。母亲指着一处伤痕问小霞是怎么弄得。小霞说是那对男女用剪刀扎的,她也不晓得到底为什么,他们将她扎伤后再给治好,然后再扎伤。母亲听完后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不知那对男女为何对待小霞如此狠毒。即便是小狗、小鸡,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能下如此狠手。

那对男女每天都要外出,就将小霞独自锁在房中。小霞也曾试图逃跑,可每次都被捉回来,遭到更严重的虐打。小霞说不管是粗粗的木棍,还是衣架,那对男女顺手抄起来就打她。小霞的讲述令所有人都感觉不寒而栗,可无论小霞遭到多么严重的惩罚,还是想回家。那天那个男人还在熟睡,那个女人出去上厕所未锁门,小霞觉得这是个逃跑的好机会,遂穿上拖鞋就冲出门,头也不回地跑远了。小霞记得自己家住在贵阳市东山的实验三中附近,于是就一边凭着对家的记忆,一边通过询问路人,经过4个小时奔波终于找到了家。小霞说回到家看到妈妈、哥哥和姐姐很开心,可是母女团聚的喜悦不能抹掉那对男女涉嫌拐卖儿童的罪责。警方认为一个8岁的孩子能凭着记忆找回家,就说明那对男女的住址应该离小霞家不远,那么小霞是否能带着警方再找回去呢?

小霞能从被关的地方逃出来,可她并不能说出确切的地址,只记得那儿附近有一个西部牛的地标性雕像。警方很快就确定了大致方位,开警车带着小霞赶了过去。大约开了十几分钟到二十多分钟的样子,小霞到了地方虽有些害怕,但还是愿意带着民警去捉那两个将其拐走的人。警方敲开门,那对男女一时间也未弄清啥状况,还以为民警是给他们送孩子来了。那个男人赶紧确认自己和小霞是父女关系,女人则着急忙慌地责怪小霞:“你跑到哪里去了,我们问了好多人都没看见你,还让警察叔叔送回来。”办案民警看着眼前这对男女的拙劣表演,已基本确定这两个人就是拐走小霞的犯罪嫌疑人。于是办案民警决定在现场取证,要求那对男女拿出能证明小霞是他们孩子的户口簿。那个女人狡辩说户口簿前段时间丢失了,还未来得及补办。男人也随声附和户口簿还未补办好。这就使办案民警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判断,那对男女确实是拐骗了小霞,随即将两名嫌疑人带回派出所,以便进一步深入调查此案。

原来那对男女是已经结婚十几年的二婚夫妇,一直没有孩子,那天看到小霞一人站在天桥那里哭,就想带回家自己养着。那对夫妇的住处离小霞家只有8公里。短短的8公里,小霞用了3年时间才跑回家。母亲在这3年里为了寻找小霞,都找到了外地,却不知女儿离自己只有8公里。如今小霞回家了,一家人团圆了,嫌疑犯也落网了,似乎此案可以尘埃落定了。可小霞母亲心中还有深深的疑惑,既然那对夫妇因为没有孩子,才想拐走小霞为他们养老,可他们却又为何如此虐待小霞?而警方也在后续调查中发现了更可怕的信息,看来这个案件还远未结束。

那名女嫌疑人跟警方说,3年前的那天,他们看到小霞在路边哭着要找姨姨,但小霞既说不清姨姨的姓名,也说不清姨姨到底住在哪里。于是他们就想把小霞送到派出所,但小霞既不愿回家,也不愿被送到派出所,却哭着喊着要跟他们在一起。警方对女嫌疑人的说法当然不会认同,于是他们又紧接着提审了男嫌疑人。据男嫌疑人交代,他们夫妇是来贵阳打工的贵州大方县人。男人因为家里穷,年纪也大了,找不到媳妇,于是就随便讨了一个大十岁的二婚女人做老婆。两人也许因为年龄原因一直没有孩子,所以看到小霞就想将其养大,以后为他们养老送终。女嫌疑人说对待小霞就像自己亲生的一样,可小霞身上、头上的斑斑伤痕又是怎么来的呢?

男嫌疑人说搞不清楚小霞身上为何有伤痕,甚至他们关了小霞3年,也没发现小霞身上有伤。总之男嫌疑人是一问三不知,将自己撇了个一干二净。而那个女嫌疑人的说法则更奇葩,居然说小霞身上的伤都是她自己自残留下的。女嫌疑人说小霞腿上的伤痕,是小霞自己用开水烫的。警方反问女嫌疑人,那么小霞背上的伤,小霞是怎么够到的呢?女嫌疑人又说小霞头上的伤,也是小霞自己用梳子挖的,甚至还说小霞用小刀割自己的舌头。也许女嫌疑人怕警方不相信,又解释说自己知道说这些,警方也不会相信,反正小霞随身都带着一把小刀,那些伤就是她自己弄得。小霞的母亲对女嫌疑人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不相信女儿小小年纪就有自残倾向。而小霞也给出了与女嫌疑人不同的说法。据小霞回忆那对夫妇曾用烧红的烙铁烫她,还有其头上的伤痕都是那对夫妇用剪刀和菜刀砍的。如果小霞不是有亲生经历,一个只有几岁的孩子是很难编造出这般残酷的故事。小霞的母亲愤怒了,既然那对夫妇想养大小霞,却为何要对小霞下如此狠手?如果他们能善待小霞,也许她就不再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可他们的行为太恶毒了,必须追究到底。

而小霞的母亲最担心的还不仅仅是小霞身上的外伤,因为小霞回来后,已经莫名其妙地昏倒了好几次,甚至鼻子和嘴里都出过好几次血了。有一天,小霞的母亲出门倒垃圾,小霞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可等母亲回来,却看到小霞的鼻子和嘴里出了大量的血,就连地板上都有一大滩血迹。母医院,经过医生检查后发现,小霞因遭遇严重的精神刺激,不仅出现脑电波异常,甚至还出现了癫痫症状,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这些都是小霞失踪前未出现过的情况,母亲瞬间崩溃了,实在无法理解与想象女儿在失踪的3年期间,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伤害。于是母亲在小心翼翼询问女儿时,用手机录下了母女交谈的过程。据小霞回忆,这3年时间基本上都是被锁在屋子里,有时也会在夜间被带出来拾破烂、捡垃圾。甚至有几次小霞还被嫌疑人夫妇带到自己家附近,小霞知道自己的家就在这里,可是她的手被反绑着,嫌疑人夫妇手中还有刀,小霞被打怕了,所以不敢喊也不敢逃。而嫌疑人夫妇却不承认自己虐待小霞,只说自己没文化不懂法,所以才错误地带走了小霞。很明显嫌疑人夫妇已触犯了拐卖儿童与虐待儿童两项罪名,但他们却试图以自己的无知,为自己开脱罪名。但警方对其罪行却绝不姑息,遂多方查找证人证词为其定罪。

办案民警经过走访男嫌疑人的工友、老乡了解到,男嫌疑人自称小霞是其舅子家的孩子,也亲眼目睹了女嫌疑人曾用木棒殴打小霞的场景。随后男嫌疑人又改变供词,称自己不喜欢打小孩,都是自己的老婆脾气不好,经常殴打小霞。而女嫌疑人的口气也逐渐软了下来,承认殴打过小霞,但辩解称自己都是按着老年人有关辟邪的说法,每当小霞出现不舒服时,用桃树枝轻轻地拍打小霞为其驱除不吉利的东西。可是工友的证词直接戳穿了女嫌疑人的谎言。工友们证明女嫌疑人殴打小霞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甚至有时还用木棍将小霞打昏在地。曾经有一位房东,特别反感女嫌疑人殴打小霞的事情,遂直接警告女嫌疑人如果再打小霞就选择报警。至于这名房东是否给派出所打过电话,那位工友就不是很清楚了。女嫌疑人虽百般狡辩,但男嫌疑人最终还是交待出了更多虐待小霞的细节。不过男嫌疑人也只是口头劝诫妻子别再打小霞了,别惹出麻烦,而并未拿出实际行动阻止妻子,因为毕竟女嫌疑人是他的老婆,而他与小霞没有任何关系与亲情。

嫌疑人的恶劣行径不仅使小霞遍体鳞伤,就连其心理与情绪上也出现了状况。据小霞的母亲回忆说,小霞回来后情绪反复无常,如果高兴了就与家人交流几句,如果不高兴了,不是闷声不吭谁也不理,就是大发雷霆。母亲面对小霞阴晴不定的状态,脑袋感觉都是蒙的,不晓得该如何应对小霞这种状况。如果仅仅是外伤,即便伤势再严重,也可以慢慢养好,可对于心理上的问题,母亲真的没有办法,只能带着小霞去找心理咨询师解决。

心理医生经过分析认为,小霞应该是经历被拐刺激后,出现了创伤性应激障碍,也叫应激反应。其实小霞的状态就是一种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即便她回到了亲生母亲身边还是心有余悸,遂其每每看到陌生人或听到陌生的声音,还是会感到莫名的恐惧与惊吓。心理医生通过浅睡眠状态将小霞内在的恐惧情绪,逐渐淡化与减弱。所幸经过心理疏导后,小霞的状态已出现根本好转,不仅其心理上的恐惧情绪逐步减弱,而且其身体也在母亲的陪伴与关怀下,得到了有效恢复。

嫌疑人夫妇声称自己没有孩子,因为喜欢小霞,才将其拐走自己养着。既然他们喜欢小霞,却为何不善待小霞,反而轮番将小霞虐待3年,这已不是正常人的行为,只能说明他们心理已严重扭曲,没有是非对错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嫌疑人夫妇的行为令人发指,这已不仅仅是其道德上需要受到谴责了,他们必须受到法律严惩。后经法医鉴定,小霞身上的伤属于轻伤一级,嫌疑人夫妇最终以拐卖儿童罪被警方正式批捕。也许是母女连心,也许是母亲永不放弃的执着感应了小霞,使其小小年纪在经历3年苦难后,依旧记得母亲,依旧记得回家的路。我们在慨叹奇迹发生的同时,也祈愿小霞回到亲生母亲身边后,能在母爱的滋养下,心理与身体都能健康成长。我们也祈愿天下再无拐卖,祈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身边幸福快乐地长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iyangwanbao.com/wbln/1419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