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贵阳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理念 > 老干妈背后残酷商业模式

老干妈背后残酷商业模式

发布时间:2023-2-4 7:50:45   点击数:
北京一般性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http://m.39.net/news/a_5214886.html

你有没有想过,年你创业成功,拥有了这么一家企业:不做广告,不做推销,不做促销,不贷款,更牛的是,拒绝上市,你就坐在家里,经销商就会上门来抢货,现金流充足到让人结舌。

是不是觉得很嗨,人生达到了高潮,这家企业就叫做老干妈。

餐饮行业都不敢替换老干妈,换了还不如重新做一道菜。

经销商必须先付款才能发货,老干妈的菜品遍布各种大小餐饮店。

看到这里,有人就问了,平时没觉得老干妈有多厉害啊,这是真的吗?

没错,这家牛逼的企业就是老干妈,那它到底为什么这么厉害呢?

作为调味品,先说说老干妈的口味,也正是口味,让老干妈在餐饮渠道有了强大的背景,老干妈的产品让很多餐厅的菜品成为特色,虽然很多企业想推出相似品,但是餐饮企业对于口味稳定性要求很高,更换调味品的话菜品的口味变化会很大,而老干妈已经给人们的味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就因为这个特点,老干妈有了难以替代的位置。

1.这是真正的价格战:稳住一个合适的价格

不得不说,老干妈的价格定的刚刚好,既不会价格太低失去利润,又不会价格太高让竞争对手趁机而入。

价格是决定品牌和目标人群的关键因素,价格一变,企业的利润和销量也会跟着变化,价格降低,企业的品牌定位和目标人群也许会变,价格上涨,就是给对手让出了价格空间,这一点,老干妈深得其要领。

所以造就了整个行业定价难,老干妈的价格一直非常稳定,坚守稳定的价格区间,涨幅微乎其微,再加上老干妈本身强势的品牌效应,竞争对手只能选择两条路:要么低价低质,要么高价高端,而作为一个调味品,很难支撑高端的产品。

2.公路就是渠道,全国各地老司机为老干妈“带路”

老干妈是怎么从贵州一个偏僻的地方做到了全国各地市场的呢?

年,贵阳修建环城公路,原本偏僻的龙洞堡成了主干道,在此道路上行经的货车也越来越多,当时老干妈将自己的商业嗅觉第一次发挥出来,她开始向司机们免费赠送自己制作的豆豉辣酱、香辣菜等小吃和调味品,受到了热烈欢迎。

也正是这些常年在外的货车司机们才让老干妈走向全国,并且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当时,广州城进入大量农民工,老干妈价格不贵,口味正好,在广州取得销量第一,而后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扩张

3.老干妈确实够“辣”!三招使出,江湖再无对手。

01,优秀的产品。

优秀的产品是每一个企业应该具备的杀手锏,老干妈在这一方面体现的尤为突出,由于口感大受欢迎,老干妈作为菜品的核心佐料已经提供了很多正宗的老干妈菜,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老干妈菜甚至发展为一个菜系,有了老干妈才正宗。这也是它极具吸引力的另一点。

02,超强的市场开拓能力。

产品再好,也得卖出去才行,市场是所有企业的关键,虽然老干妈在这一方面没那么积极,不需要那么多销售人员出门推销,也不做那么多广告,但是它的营销方式很先进,先是口碑营销,而后的自己研发推广菜品,从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开拓到供应链整合,每一步都做的那么精准。

03,超强的行业控制力。

老干妈的行业控制力就在于它的价格控制力,7-10元的价格区间既不能因为价格太高面临市场压力,也不会因为价格太低失去利润,利用价格对市场做了牢牢的把控,相当于变相的压制了竞争对手。

对于想在一个市场获得优势地位的创业者,老干妈应该是您的一面旗帜。

老干妈生气拍桌子:我才是第一

1、只识3个字的她却拥有多个第一

自创业之初,老太太就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诚信纳税。

但是有一次大会评选却弄错了,贵阳南明区一次纳税大户评选大会上,老干妈的税款被税务部门少算30万,本来是纳税第一的老干妈成了第二。当时老干妈陶华碧就怒了!站起来直接拍着桌子质问:“我明明是第一,怎么变成第二了”税务部门见状况不太好,想私下补上,糊弄过去,老干妈偏偏不吃这一套,奖品奖金一分钱要,但是她要求必须在大会上公开给个说法。

2、区域纳税第一,3年上交利税超过15亿

年总产值31亿元人民币,上缴各项税金3.8亿;年,老干妈产值达到33.7亿元,纳税4.3亿;年,产值达到37.2亿元,利税5.1亿;“老干妈“年的纳税额还只有万元,据最新数据表明,年其上缴税收5.1亿元,

年,老干妈的产值37.2亿元,占中国辣椒酱行业的14.36%,是绝对的第一。

年,老干妈的产值是33.7亿元,年达到37.2元,年突破40亿元,这几年,老干妈的发展速度令人惊讶。

这一切,老太太是怎么做到的?

老干妈奇迹如何发展起来:

被逼创业、凭特色打开局面、亲自推销

1、丈夫去世早,独自一人带两个孩子,被逼创业

老干妈原名陶春梅,于年生于贵州的偏僻小山村,山村里的重男轻女思想十分严重,所以她根本没有上过学,做的最多的就是给家人做饭,她特别喜欢辣椒,于是用辣椒做各种调味品·

20岁的时候,她遇到自己的丈夫,丈夫是地质队的一名会计,两个人相爱结婚后,陶春梅走出山村,到达崇江。后来到达贵阳。

但是没过多少年,丈夫因病去世,丢下了她和两个孩子,她一个人为了拉扯孩子到外地打工,摆地摊。所有重担都在她身上。

一开始她是靠做米豆腐(贵阳的一种廉价凉粉)维持生计,晚上磨豆腐磨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去早市卖。

由于交通不便。她需要背着背篓去5公里以外的油榨街买原料,早晨赶最早的一班车。

那时,车很少,但是人很多,她的背篓很占地方,司机常常不让她上车,她就只好步行去油榨街,买到原料之后再背着七八十斤的东西回到龙洞堡,由于经常接触米豆腐原料——石灰,她到现在双手还是会脱皮。

那时的她很瘦小,背着多斤的担子,落下肩周炎,颈椎病,到目前为止还在不断贴膏药。

2、42岁的阿姨,开了一个简陋的餐厅

年,陶华碧42岁了,她省吃俭用存了一点钱,四处捡来一些半头砖和破瓦片,一夜之间自己搭建了一个简陋的小餐厅,仅仅能摆下两张桌子,取名叫做:“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没想到麻辣酱意外火了。

几年过去,她的生意越做越好,她也开始第一次扩大规模。

为了佐餐,她制作了麻辣酱,因为这个麻辣酱她的生意变得十分红火,于是后来她发明了豆豉辣酱,这本来是作为辅料送给顾客的,没想到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很多人主动来买,但是当时有很多困难生来吃饭,她总是会给多加量或者干脆不收钱,学生们都觉得她十分亲切,叫她老干妈。这个称呼也慢慢的传开了。

后来买她的辣酱和豆豉的人越来越多。

一天早晨,陶华碧觉得身体不舒服,就没制作辣椒酱,顾客来吃饭,一听说没有辣椒酱,转身走了。这件事之后,陶碧华更加发现自己的辣椒酱生意越来越好,而凉粉生意越来越差。于是她开始第二轮经营扩张,白天开饭店,晚上把豆豉酱,辣椒酱包装好自己卖,一直忙到凌晨4点,回去睡两个小时,6点再起来接着干活。

到了年,公路修起来了,途径此处的货车司机越来越多,也为“实惠饭店”带来了不少客源,陶华碧还将自己的辣椒酱送给货车司机们,司机们带着辣椒酱去往全国各地,四面八方,不花一分广告钱,“龙洞堡老干妈辣椒”的名号在贵阳不胫而走,很多人为此专程跑来购买她家的辣椒酱。

3、开始舍弃凉粉、冷面,专门做辣椒酱

辣椒酱越来越供不应求。为了响应消费者的呼声,年11月,“实惠饭店”更名为“贵阳南明陶氏风味食品店”,米豆腐和凉粉没有了,辣椒酱系列产品开始成为这家小店的主营产品。

但是辣椒酱仍然不够,龙洞堡街道办事处和贵阳南明区工商局的干部开始游说陶华碧,放弃餐馆经营,办厂专门生产辣椒酱,被陶华碧十分干脆地拒绝了。

因为不开这家小店,那些穷学生就没地方吃饭了,说着说着,陶碧华还哭的一塌糊涂。

后来,就连那些穷学会都参与到游说老干妈办厂子的活动中去,年,陶华碧借村委会的两间房子,办了辣椒厂,名字就叫做老干妈。

4、为了装产品的瓶子对厂长软磨硬泡

辣椒厂成立了,员工只有40名,手工作坊也很简陋,没有什么生产线,做辣椒酱全是靠人工。

有一次,员工回忆说,捣辣椒,切辣椒,这些是谁都不愿意做的,因为经常被辣的不行,但是没人去做的时候老干妈就会去做,她一边做一边嘴里唠叨着:“我把辣椒当成是苹果切不就不辣眼睛了吗,年轻娃娃吃点苦算什么啊。”

后来员工被她带动,纷纷拿起手里的刀开始“切苹果”。由于长期切辣椒,搅拌辣椒,陶华碧患上严重的肩周炎,10个手指的指甲全部钙化。

也正是这种精神让她越来越成功。

很快,她又发现了问题,装辣椒酱没有合适的玻璃瓶了,于是她找到了贵阳市第二玻璃厂,当年这家大厂子根本看不上老干妈这个要货量少的可怜的小客户,然而陶华碧不想放弃,她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商业谈判”:“哪个娃儿是一生下来就一大个哦,都是慢慢长大的嘛,今天你要不给我瓶子,我就不走了。”

软磨硬泡了好几个小时,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陶华碧可以每次用提篮到厂子里捡瓶子拿去用,其余免谈。谁都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协议,让贵阳第二玻璃厂日后在国企倒闭狂潮中屹立不倒,甚至发展壮大。

“老干妈”的生产规模爆炸式膨胀后,想与它合作的企业相当多,其中有很多都是大公司,贵阳二玻跟他们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但是陶华碧从来没有削减过贵阳二玻的供货份额。现在“老干妈”60%产品的玻璃瓶都由贵阳第二玻璃厂生产,二玻的4条生产线,有3条都是为“老干妈”24小时开动。

5、产量大了,要开拓新的市场

刚开始,老干妈的产量虽然小,但是主要供给了龙洞堡周边的凉粉店,而这些凉粉店也要不了那么多。老干妈必须再找途径替自己推销,于是她想了一个笨办法,亲自提着篮子装着辣椒酱走街串巷的推销。

一开始大家都不接受,陶华碧和商家商量,把辣椒酱就放在商店和食堂柜台上,能卖出去再收钱,卖不出去就退货,大家这才愿意试试。

而仅仅用了一周,商家们都打来电话要加货,她赶紧派人送去,很快又脱销了。

这下终于可以扩大生产了,她给玻璃厂的厂长打电话,要一万个瓶子,而且是现款现货。

6、小公司开始走向正规化、规范化运作

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工人一下子增加到多人。

这时候,陶华碧却开始犯愁了,生产问题解决了,规模化的问题也解决了。她现在最头疼的是公司走上正轨之后很多文件制度都要弄,她没有文化,连字都不认识,怎么办,这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她想到了需要请一个能人,可是该请一个什么样的能人呢?应该就像自己的长子那样的。

陶华碧的长子李贵山当时在地质队汽车队工作,她想让自己的儿子来帮忙,可是儿子的工作是铁饭碗啊。之后,李贵山得知母亲遇到了难题,立刻辞职来到公司处理文件,整合制度,母亲不认字,李贵山就读给她听,不合适的地方母亲口头说出来,李贵山再修改。

7、公司逐渐走向大境界

年6月,“老干妈麻辣酱”经过市场的检验,在贵阳市稳稳地站住了脚。

年开始,陶华碧将管理人员外派,广州,深圳,上海等,他们负责考察市场,学习经验,老干妈说:

我是老土,但你们不要学我一样,单位不能这样。你们这些娃娃出去后,都给我带点文化回来。”

这些管理者也不负期望,回来之后陆续让公司走向了科学管理的道路。

独特的口感和这一只精英的销售团队是老干妈的硬实力。

在市场逐渐稳定之后,老干妈派出销售团队四处考察,打通了各地的消费渠道,企业推出的激励制度使得当地的经销商卖力的推广着老干妈。

很快,老干妈的辣椒酱就在全国市场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这也是老干妈的口碑宣传带来的良好效应。

很快,老干妈香而不辣的辣椒酱在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响后持续传播,可以说在推动产品广销的过程中老干妈更多的是依靠口碑营销,只要类似的这种日常低消费品口碑上得到广泛承认就很容易站住市场。

8、年过万,然后走入快车道

如今的老干妈每天能卖万瓶,一年用掉1.3万吨辣椒,1.7万吨大豆,年销售额40亿,15年产值增长80倍,老干妈成了中国品牌的一个传奇。

并且,老干妈也走出了国门,受到很多外国消费者的喜爱。老干妈已经成为贵州省的一个响亮品牌。

老干妈成功背后,到底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1、独特的产品、好吃的味道

我想,一个产品能够不是很费力的成功,产品本身优秀很重要,老干妈崛起,正是因为其辣椒酱好吃,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再大受欢迎之后,还不断改进辣椒酱的口味。

老干妈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产品力永远是最重要的!

2、大众价格、平民价格

一开始老干妈的价格定位完全是为了那些学生,自己着想,因为他们都不富裕,所以不能定价太高了,10元左右的价格让多数人都能接受,这也让她有了广大的客户群。

3、渠道化拓展、全国市场扩张

老干妈虽然不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但是她懂得自己的产品要走向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来干妈本人就很会做推销,再加上一只优秀的销售团队,不管是空间也好,销量也好,老干妈都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4、实干的团队、低调又实效

“老干妈”的管理团队,大概是中国目前大型企业中最神秘的一支,陶华碧对他们的一个要求就是不能接受外界采访。

5、非常能吃苦

吃苦,在陶华碧的创业历程中显得异常显眼,年两会期间,老干妈接受凤凰网对话时,一度哽咽落泪,回忆起自己的创业生涯,她忍不住感慨,说:“太难了,真的吃了很多苦。”

举过八磅锤,背过黄泥巴,背斤赚3角钱。摆过地摊,卖过凉粉,吃了很多人吃不下的苦。

成功的企业就不要去失败,要好生生去做,要做就把它做大,做成精钢、好钢,我就要成功。别人眼里可能认为“你孤儿寡母,能做什么”,但是我就要拼下去。

老干妈陶华碧曾说,“吃苦耐劳累不死人,只要肯吃苦,没得办不成的事。”

在后来的创业过程中,这种吃苦精神一直陪伴着她,即使后来成为董事长,她的生活也简朴到让人不敢相信,全部心思都在工作上。

自从创办了厂子,老干妈什么都在厂子里,儿子给她买了别墅,让她安享晚年,她却不住。至今陶华碧至今仍然保留着当年卖米豆腐时的石磨和铁盆。这些遗留的东西能让她忆苦思甜。

6、长久的坚持、长达30年多年打造

老干妈的奇迹,并不是一日能成就的。从一家小小的米粉店到小作坊,再到品牌区域,再到各种知名品牌的发展过程,这已经有27年的历史,如果再算上摆地摊,这个奋斗时间要超过30年。

正是这些慢慢的积累,最终成为了行业霸主。

7、独特的掌舵者小地区走出的大企业家

老干妈虽然是从一个小山村走出来的,但是她与生俱来的经营思维,超越了任何一个普通的地摊经营者,不仅仅满足于现有的品牌,还致力于提高辣椒酱的口味。

42岁的时候,她依然保持着很强的创业精神,对辣椒酱进行持续研发,改进。

在49岁时候,厂子发生大变化,老干妈一个人亲自上阵推销,又注重员工的学习。

这位吃了很多苦的区域老大,又走向了全国,成为了行业老大,虽然陶华碧来自小地区,但却是一个能力和视野都很远大的女性。

不贷款、不上市、不做广告、不欠别人一分钱,与上市绝缘

老干妈公司创办以来,全部靠现金流运转,不需要积压货品,陶华碧不贷款、不融资,这就在于她有数十亿现金流。

不管是曾经的几十元,还是如今超过千万元的采购额,老干妈都坚持现款现货,连收购农民的辣椒都不例外,所以老干妈的公司账目相当简单。

陶华碧曾提出“上市圈钱论”,她觉得上市都是骗钱的,所以她多次拒绝政府的上市提议。

根据工商局的资料,老干妈的公司结构设置很简单,设置上只有5个部门,然后还有一个董事,一个总经理,股东是两个儿子,大儿子持49%股份,主管市场,小儿子50%,主管生产。而陶华碧本人,仅占1%。

每年打假投入三千万

企业不断发展,老干妈的品牌越来越为人知,假冒的产品也跟着多了起来,全国各地竟然有50多种假冒的老干妈,这让陶华碧十分头疼,特别是湖南老干妈,商标和贵州老干妈几乎一模一样。

为了这件事,她和湖南的老干妈打了3年官司,此案成为3年中国十大典型维权案例。

不过最终,贵阳老干妈胜诉,在3年5月,陶华碧获得了国家商标局注册证书,湖南老干妈获得的注册证书被注销。

中国辣椒酱大王成功卖到国外,还登上奢侈品折扣网站

老干妈不仅在国内出了名,还在外国受到了热烈欢迎,而且登上了奢侈品折扣网站Gilt,被誉为全球最顶级辣酱,陶华碧说:“我是中国人,我不赚中国人的钱,我把老干妈卖到外国去,赚他们的钱。”

一瓶克的老干妈辣酱,中国1号店网站卖人民币7.9元,美国亚马逊卖3.9美元(人民币24元)。

独特亲情式管理:被员工称呼“老干妈”

陶华碧的管理方式被叫做‘干妈式管理’。因为龙洞堡离贵阳市区比较远,附近没什么吃饭的地方,陶华碧决定所有员工包吃包住,而且,他们的工资福利在贵阳是顶尖的。

公司到现在已经发展到0多名员工,她能记住60%人的名字,还记住很多人的生日,每一位员工结婚的时候都要让她亲自当证婚人。

陶华碧还会时常跑到员工家里串门,员工过生日她亲自煮长寿面,员工出差她亲自煮鸡蛋送行,从老干妈离职的员工,在外面受了委屈都可以再回来上班。

这种“感情投资”让老干妈公司的凝聚力只增不减,在员工心里,她就像一个可亲可敬的妈妈。

赚那么多钱、拼命为了什么?

有一天,一个人问老干妈:“你赚那么多钱,几辈子都花不完,还那么拼命干嘛?”

当时陶华碧没有回答上来,晚上她躺在床上。彻夜未眠。

第二天,陶华碧召开全体大会,需要讲一下当前的经济形势,并且讲一下如何应对“入世”后的挑战,具体工作再由总经理下达。

每次发言之前,李贵山都会为她拟好讲话稿,陶华碧听上三遍就能背下来了。

但是在会上当她想起那个问题,她突然转移话题了:“有几个老阿姨问我一个问题,说我已经有这么多钱了,还那么拼命干嘛,我想了一晚上,什么也没想出来。但是看见你们这些孩子们,我有答案了,以后我的企业我带不走,我的品牌我带不走,未来都是你们的,这么一想,我这么拼命,原来是为你们打工呢呀,你们说是不是,为了你们自己的未来,大家也得好好干。”

会场沉寂几秒后,响起热烈的掌声。

老干妈传奇,值得人们深深思索!

如今,来干妈的事业越来越棒,她的品牌成为了贵州省的一张名片。老干妈因此登上中国首富榜,甚至是全球首富榜。

老干妈,用她的切身经历告诉我们,踏实肯干,才是成功的法宝。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iyangwanbao.com/wbln/1386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