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贵阳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理念 > 鸭池河上三座桥,谱写拼搏创新的时空之诗

鸭池河上三座桥,谱写拼搏创新的时空之诗

发布时间:2022-11-30 18:36:15   点击数:

作为中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贵州在喀斯特高原上架起2万余座桥梁,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创造了数十个世界第一,打造了数量多、类型全、技术复杂、难度极大的桥梁博物馆。日前,修好共产党人心学——丰碑与实践主题采访团来到清镇与黔西界河,感受建设者们拼搏创新的成果。

驱车沿着贵黔高速一路从贵阳往黔西方向行驶,当车辆到达鸭池河附近,经过一个长长的隧道后,就能看见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钢桁梁斜拉桥——鸭池河特大桥。

鸭池河特大桥上的一侧是毕节的黔西市,另一侧是贵阳的清镇市,大桥距贵阳观山湖区45千米,距毕节市黔西市25千米。修好鸭池河特大桥,贵阳至黔西开车50分钟就到了,太方便咯。家住清镇市新店镇徐家沟村的村民刘景飞说。

在50多岁的刘景飞记忆中,鸭池河桥前后修建了三座,分别为鸭池河桥,鸭池河大桥和鸭池河特大桥。

年建成通车的鸭池河桥(清毕公路),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与清镇市界河上,桥长米,桥面净宽4.5米,跨径米,时有贵州第一大吊桥之称,大桥建成后结束了鸭池河靠木船摆渡的历史。

由于吊桥比较窄,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来往的车辆需要单边放行,当时这座桥的两头都派人专门守着,每天都要排好长的队,可热闹了。刘景飞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吊桥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年在鸭池河吊桥下游30米处,又以钢筋混凝土修建了鸭池河大桥。在年8月,不远处的贵黔高速公路鸭池河特大桥投入使用后,使得贵阳至黔西行车时间从2小时缩短为50分钟。

鸭池河的这三座桥,在当时修建的年代都是有所创新的。以鸭池河特大桥为例,修建时遇到了不利气候、受场地限制、施工精度要求高、施工安全风险大等方面的难题,对施工技术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贵州中交贵黔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副主任彭兵说。

为解决技术难题,大桥建设者们以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为目标,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在索塔节段钢筋整体吊装施工技术冬季高塔蒸养成套技术吨大跨径缆索吊工程应用技术钢桁梁组装与整体吊装联合施工技术连体挂篮悬臂与落地大钢管支架施工工艺五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重大创新,保证了大桥建设顺利推进。

逝者如斯,从吊桥、钢筋混凝土桥,到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钢桁梁斜拉桥……经历了岁月的风吹水流,滚滚东去的鸭池河上空,三座桥的发展见证了黔西北交通巨变,谱写了一首贵州人拼搏创新,不断走出大山的时空之诗。

专题#修好共产党人心学——丰碑与实践

贵阳晚报+/ZAKER贵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庭静张晨

编辑段筠/编审李枫/签发安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iyangwanbao.com/wbln/1365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