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贵阳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特点 > 跨越时空的对话贵阳的一哈哈足以把

跨越时空的对话贵阳的一哈哈足以把

发布时间:2017-6-16 9:12:08   点击数:

瑞士行记者在采访高云飞

在中国人的眼里,时间,像太极,是一片混沌。在瑞士人眼里,时间就是钟表,一分一秒,都必须丝毫不差。

在我们采访高云飞女士——瑞中商会秘书长——的短短一个多小时内,她一直试图向我们传递的一个概念,就是关于时间。在她看来,瑞士人和中国人对时间的观念差异之大,是两国合作必须考虑的因素。

高云飞办公地点

在日内瓦一条小小的街道上,瑞中商会干净、安静地等候在那里,窗明几净,有七分像一个图书馆。

“瑞士人做事之前都会详细规划。他们人人都有日程表,这个习惯从幼儿园就开始了,每周上什么课,几点到几点,一目了然。”高女士招待我们的是瑞士人最爱喝的冰镇水,她虽已到瑞士十五年,也还没完全习惯。

“我们中国人约好的事情,今天加一个人,明天少一个人。到最后一天才确定来不来,来几个,这可是常有的事啊。”记者说着,一边心想,我们的“马上”、“一哈哈”、“五分钟”,都属于低可信度词语。但,怎么着,我们改得了吗?

“瑞士人绝对认为你是在耍他。”高女士说,瑞中商会首先给老瑞上的一课,就是中国人的“弹性”和灵活。她认为,也不能一味说中国人的做事习惯不好。因为弹性也有它的好处。比如一个重要人物要和你谈生意,他就可能创造条件随时过来。而瑞士人的日程安排很紧,也会造成相对的死板和刻板。

据说,比我们中国人还不遵守时间的,是印度人。他们说八点半,恐怕你要等到十点。

在此无意乌鸦笑猪。只是想,中国倒比印度好一点,恐怕这就是领先于印度的原因之一吧。

逐个数数,几乎发达国家都非常守时,并视之为做人基本准则。那么,究竟是落后国家“守时成本”太高,而导致守时的人少,还是因为守时的人少,所以导致守时“收益”太小风险太高呢?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贵阳的“一哈哈”足以把瑞士人气疯。

您觉得我们该保留时间的“弹性”吗?

日内瓦中的天鹅

日内瓦大厨正在烹饪美味的披萨

日内瓦街头餐厅

声明:凡贵阳晚报







































什么药治疗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rolmao.com/wbtd/551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