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收藏圈那么小众?答案是:唐卡在贵阳收藏界,唐卡是一个恢弘的神秘地带。恢弘,是因为唐卡的色彩迤逦大气;神秘则是其佛教文化的绘画主题。不论是文化内涵还是观赏性,唐卡都是收藏的绝佳选择,却因为其高昂的价格,为它蒙上了一层“高冷”的面纱。贵阳的唐卡收藏圈据说不到50人,小黔黔带你走近这个小众唐卡圈。
贵阳唐卡圈不到50人一位不愿意透露全名的陶先生向记者自我介绍:“我算是贵阳最早一批接触唐卡的,到目前为止,这个圈子也就是那么些人,绝对不超过50人。”陶先生直言,唐卡不是谁都“玩”得起的,一般人进都进不来。
对于陶先生给出的“50人”数字,另一位唐卡收藏者王先生表示不满意:“这个数字我都还嫌多了。收藏唐卡,首先是要有物质基础,其次要由衷热爱佛教文化。”王先生认为,在贵阳能二者兼具的人不多。
在贵阳收藏界,只有不到50人的唐卡圈,是什么原因把其他人隔绝在外?国家一级艺术品鉴定师孙超认为,主要还是因为价格的原因。记者走访贵阳多个文玩商场,发现专门售卖唐卡的店寥寥无几,大多是卖菩提、玉石的店里搭着几幅唐卡卖。
“不敢进货嘛!进了卖不出去我亏不起,一般都是帮客人订货,从中间赚点差价而已。”店家老板李先生说,他的店里有新唐卡和老唐卡,挂出来的都是自己可收藏可卖的,如果有顾客看上了,只要价钱合适出手也可以,如果没人相中,那就自己收藏也不错。
在贵钢花鸟市场的一家古玩店,老板张先生也与李老板一样,多半是以帮顾客订货的方式赚点差价,他说:“一张手绘新唐卡价格一般在3万元以上,如果是保存得不错的老唐卡,价格可以上千万甚至破亿元。”不过作为新晋的唐卡藏家钟滔认为,如果仅仅是价格,还不足以把门槛立得如此“高冷”。“几年前我的经济水平也和现在差不多,但我从来没有碰触过唐卡,因为那个时候我完全不了解唐卡文化。”钟滔直言:有钱的人不一定懂这类文化,懂且热爱的人,又不一定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他认为这也是唐卡圈小众的主要原因。
唐卡虽价高买卖看缘分唐卡究竟是什么?国家一级艺术品鉴定师孙超介绍,“唐卡也可以叫唐嘎或者唐喀,从名字翻译成汉语,其实就是在布上作画。”唐卡的绘画题材内容多是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有宗教画、传记画、历史画、反映生活习俗的风俗画,也有反映天文历算和藏医藏药的科学画等等。
在采访中,令记者意外的是,几位“唐卡迷”都说买唐卡最看重的是缘分。对此孙超的解释是:“因为唐卡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喜欢这个的人都特别讲究所谓的‘缘分’。藏友王先生笑着点头同意,他举了一个例子。“我私藏的一张‘老唐卡’就是和北京一个唐卡藏友投缘,才有幸买下的。”王先生的这幅创作于18世纪的唐卡,主题画的是文殊菩萨。王先生回忆,第一次看到这幅唐卡是年,在北京的朋友知道王先生对唐卡感兴趣,便介绍他认识了一个在北京比较有名气的唐卡藏家。到了北京藏友的收藏室,王先生一眼就看中了画工精致的“文殊菩萨”唐卡。北京藏友看出了王先生的心思,忙说:“不要叫我卖你啊!我坚决不会卖这一副的!”王先生回贵阳后,一直惦记着这幅唐卡,于是他不甘心地再飞到北京,如此往返竟有十余次。“无论我怎么软磨硬泡,他还是坚持不卖。”王先生自己也笑了起来,最后他问北京藏友,他不买可以,不过能不能让他想看唐卡的时候就过来,以解‘相思之苦’。“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交流了很多,已经成为关系不错的朋友,也许是我的诚意打动了北京那位藏友吧,最终忍痛卖给了我。”
记者好奇地问王先生花了多少钱买下,他含蓄笑着摆摆手:“有钱难买心头好,价格不提也罢。”
像王先生这样一“卡”难求的故事,在贵阳唐卡圈有不少。“我收藏的唐卡绝对不会卖,而且我的唐卡都是直接找师傅买。”藏友陶先生说,他喜欢收藏新唐卡,不过都是名师作品,所以价值也不菲。“这些名师是要花很多精力才能让对方愿意卖作品给你的。”陶先生说,如果你进去只是“砸钱”,在这个圈子是不会受到待见的,必须报以足够的真诚。
交易有讲究乐趣在其中诚如陶先生所言,如果仅凭着“砸钱”,唐卡圈的藏友也只会礼貌地送上一个“白眼”,所以这个“小众圈”的交易方式也比较与众不同,“以物易物”成为常见的模式。
“唐卡市场跟其他文玩古董不一样。”国家一级艺术品鉴定师孙超解释道,之所以会以“以物易物”的形式进行交易,主要是因为唐卡不会有重复的画作,哪怕一个主题,也有不同的画风和色调,所以谁都不愿意让出自己的精品。陶先生补充说,正因为如此一卡难求,所以才让藏家不愿打上“金钱”的烙印,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说起这种交易模式,藏友钟滔道出一段有趣的经历。“我自己有一幅地藏菩萨的唐卡,这其实是我在西藏朋友那里买来的新唐卡,价值不过几万元。”但钟滔却用它在贵阳另一位藏家那里交换了一张价值十几万元的唐卡。“说来也是机缘巧合,我入这个圈子不久,收集的唐卡也不多,但这张唐卡却入了一位老玩家的‘法眼’。”
当时,那位藏家正好在收集地藏菩萨的唐卡,苦于一直未寻到,不料在钟滔这里看到了。最后自己看中了一幅价值十多万的唐卡,没想到那位资深藏家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钟滔说,他换回来的唐卡是一幅“曼陀罗”主题的唐卡,刺绣精美所以价值不低,“不过以我现在的水准,还是以收藏新的手绘唐卡为主,因为老唐卡需要的经济能力和眼力劲更高。”唐卡初藏者手绘是入门孙超也告诉记者,目前不只贵阳,连全国的唐卡收藏都处于起步阶段,若要收藏唐卡,手绘唐卡是收藏入门,若是经济许可,老唐卡的收藏价值当为最大。“唐卡的起源历史悠久,从公元7世纪有文字记载唐卡至今已经有年多的历史,主要用途是供奉寺庙。”孙超说,之所以说唐卡收藏最好以手绘为入门,这是从唐卡的种类来看的,依其所使用的材质来区分,大致可以分为手绘唐卡、刺绣唐卡、贴花唐卡、缂丝唐卡、织锦唐卡和印刷唐卡,而手绘唐卡不论是价格还是欣赏性都是入门的不错选择。
正因如此,孙超推荐收藏唐卡最好是用手工做成的,“因为手制唐卡价格偏高,现在市面上还出现印刷唐卡,这类唐卡大多数是作为一些佛教徒供奉神佛之用,收藏价值不高。”
对唐卡非常热爱的藏友陶先生向记者介绍,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陶先生说,所以精品唐卡的产量并不高。
合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