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仁怀最好的新闻,24小时爆料加小编:renhuaizx
12月15日,仁怀市宣传部门发布消息称,历史文化专家近日在该市五马河流域调查时,发现大量宋代至清代的历史文化遗迹,其中包括明代铜鼓、清代寺庙等。
仁怀市境内的五马河,为赤水河重要支流之一。历史上,这里是川盐入黔的重要通道,因此留下厚重的人文底蕴。
古桥古墓见证家族史?
考察中,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贵州古典文学学会等单位的专家,还发现了一批宋、元、明、清时期的墓葬。
这些墓葬相对集中,大多有石刻,且保存较好。当地母姓人称,他们的祖先很早前到达这里,开垦了五马河流域,墓葬是家族故事的见证和传承。
此外,专家们还确认,横跨五马河的一座三孔石桥,曾是川盐入黔的必经之处。“原先,桥头还有亭台、客栈等。”当地村民介绍说,这座古桥,至今还是当地的重要景观。
墓主承直郎还能管鬼神?
位于五马河畔的台湾生态园,是本次考察的重点之一。年,生态园在建设过程中,在迁移一座清代墓葬时意外发现,该墓下方还有一座明代墓葬,经清理出土了两口长方形石棺、10多件金饰、一面铜鼓和一面镇墓石。
昨天,当地首次披露该墓信息时称,出土文物做工十分精致,其中作为礼器陪葬的铜鼓,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另外,镇墓石上的文字表明,该墓建于多年前的年(明洪武二十五年),墓主身份是“大明播州乡下承直郎、长官母X”。
据称,该墓葬出土的镇墓石上,没有注明墓葬四界、证人,直接以“诰”的形式书写“一如女青,诏书律令”。有专家说,这种书写方式很特别,表明墓主所任职务承直郎,不仅管理一方百姓,还管理一方鬼神。
清代古寺百余尊神像
宁静的村落之间,小巧的永安寺,被五马河环抱,多尊新旧不一的神像,似在诉说历史故事。
据考证,永安寺始建于唐乾符年间(至年),旧称金黾山寺。明嘉靖四十一年()重修,改名永安寺。清康熙四十年(年)、乾隆三十五年(年)、嘉庆年间及年先后进行增修培补。
该寺系依山势而建的木建立筑,两进院落,有山门、上殿、中殿、下殿、厢房等,占地面积.3平方米,塑神像百余尊。其中,中殿较为典型,面阔七间、通面阔30米,进深三间、通进深9米,抬梁穿斗混合式悬山青瓦顶。寺庙上殿的石狮、石像、荷叶柱础,形像逼真,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专家称,庙内神像,以及部分建筑构件的年代,怀疑早于明代,但需进一步考证。
相关专家认为,家族延续和家族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进程,也见证了国家的兴衰,非常值得研究。(记者黄黔华陈飞)
贵阳晚报
合作营销推广-
更多合作请来电咨询……-
云南白癜风权威医院北京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