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寒,我省流感高发期到来,儿童患病数量开始激增。据医院数据统计,自11月份以来,该医院的儿科门诊量已剧增40%。
贵州省妇幼保健院、医院急诊-PICU主任陈建丽介绍,每年11月、12月、1月是儿童患病高峰期,其中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数据显示,从11月1日至12月3日,该院的急诊科收治的患儿数量为人,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人;留观区收治患儿数量为人,比去年同期增长约人;每天,门诊与急诊科接收患儿的数量约为人,比之前上升近50%。
12月19日,贵州省妇幼保健院、医院急诊-PICU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陈建丽,值守贵阳晚报“专家坐诊”健康热线,针对如何防治小儿流感的话题,与广大读者进行交流。
专家简介陈建丽,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贵州省妇幼保健院、医院急诊-PICU主任,享受贵州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贵阳市首批市管专家,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学科带头人。从事儿童危重症急救工作31年,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承担及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17项。
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救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委员,呼吸重症及机械通气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救援协会儿科救援分会委员,自然灾难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学分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
贵州省中西医结合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贵州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贵州省紧急救援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贵州省儿童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
贵州省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
贵州省儿科重症医学继续教育培训基地负责人,贵州省儿科分会委员;
贵阳市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
贵阳市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
医院等级评审专家库成员;
《中国小儿急救》杂志第六届编委。
对症治疗是关键陈建丽主任(右)在节目现场
陈建丽主任表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主要是由流感病毒引起,该病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易在学校及托幼机构等儿童聚集的地方暴发或小流行;丙型流感病毒较稳定,多为散发病例。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因流感而引发的临床表现又会有所不同,如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及咽痛、头痛,当中会有少部分患儿出现肌痛、呕吐、腹泻等。而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则可出现高热惊厥。此外,虽然新生儿感染流感少见,但一旦患病,则易合并出现肺炎,且常伴有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败血症表现。
针对不同的病情,一定要对症治疗,让患儿多卧床休息,保证饮水,饮食方面应尽量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同时要适宜营养,补充维生素。当中,对于全身症状明显的患儿,应在发病36小时或48小时内,家医院,让专业的医务人员给予患儿进行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如此可阻止病毒由被感染细胞释放和入侵邻近细胞,减少病毒在体内的复制。
值得注意的是,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而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因此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迹象的情况下,不得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在应对因流感而诱发发热的患儿,应首选物理降温,否则易引起二重感染或耐药菌的产生。
冬春季高发流感原因有三
为什么一旦天冷就会高发流感呢?对此陈建丽主任解释说,首先是传染源,其实,流感病毒的主要宿主有多种,如人、猪、猫、马、鲸、雪貂,以及海豹等,而人流感(甲型流感中的H1,H2和H3型)的主要传染源,则是感染流感病毒的病人。
天气冷时,为了保温,人们更喜欢待在关闭门窗的屋子里,在室内外缺乏空气流通的情况下,此时,一旦屋内有一个感染流感的人,其排出的流感病毒就很容易在密闭的环境中聚积,如此便增加了同屋中易感人群的感染率。
其次是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两个途径传播。早有研究表明,流感病毒在空气湿度为20%至35%的时候传播最为有效,而在空气湿度达到80%的时候,传播基本上被阻止。同时,如在一些空气湿度条件下,病毒在20℃时的传播效果不如在5℃的时候,而温度一旦上升到30℃,传播就基本被阻止了。可见,低温和低湿度,能让流感病毒更易传播,这也是为何冬春季节高发流感的关键因素所在。
此外,就是易感人群。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其自身的抵抗力相对较低,就容易遭遇流感病毒的侵袭,一旦染病,这类人群又会成为新的感染源。
流感不等于感冒一些缺乏健康科普知识的家长,认为流感就是流行的感冒而已,甚至以此就自行为孩子选择治疗普通感冒的药物,结果长时间服药,却不见孩子的症状有所好转。
对此,陈建丽主任解释说,首先两种疾病的病原体不同。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而普通感冒则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如鼻病毒、腺病毒、细菌及支原体等,一般人在受凉、雨淋、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感冒。
其次,两者的临床表现不同。与流感相比,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一般3至5天便可痊愈。而流感的症状表现明显较重,会出现突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此外,对于一些中毒型流感病人,还可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死亡。
此外,两者的传染性,以及流行特点不同。流感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时,仍会遭遇感染的可能,这也是为何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而普通感冒较流感传染性要弱得多,往往是个别出现,很少像流感流行那样病人成批大量出现。
所以,一旦在流感盛行期间,孩子出现上述类似流感的症状,一定要带孩子尽早就医,家长不可随意给孩子自行服药,以免延误病情。
预防流感定期接种疫苗陈建丽主任说,由于流感病毒发生突变的几率很高,为此要想预防流感,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就显得很有必要,特别是对于一些抵抗力低下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同时,就目前来说,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手段。
但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接种流感疫苗,如对鸡蛋或对疫苗中任一成分过敏的人群,不宜接种流感疫苗;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者,则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此外,对于上次接种流感疫苗后,6周内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者,虽不作为禁忌症,但应特别注意,如接种完成后,应观察30分钟再离开。
同时,家长应观察接种孩子随后的接种反应,陈建丽说,虽然接种三价灭活流感疫苗是安全的,但仍可能接种后,在接种部位出现红晕、肿胀、硬结、疼痛、烧灼感等不适感,而对于既往无流感疫苗抗原暴露史的受种者(如幼儿),甚至还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肌痛及其他全身性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嗜睡、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但程度均较轻微,极少出现重度反应。
当然,接种流感疫苗并非万无一失,同时还应注意日常的防护工作,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提高孩子自身抵抗力,增强体质,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孩子的运动,如跑步、爬山、骑自行车等。
此外,要保证孩子的饮食合理营养,以及充足的睡眠。当然,还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勤换衣物,保持室内经常通风换气。
互动问答接种流感疫苗有局部反应属正常
问:都说预防流感可以接种疫苗,那这类疫苗对孩子是否会有副作用?以及平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专家陈建丽: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极少数的孩子在接种后,在接种的部位会不同程度出现红肿、疼痛、烧灼感等局部反应,但这属于正常的范围,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在流感的高发季节,最好少带孩子到人流较为密集的场所,为避免交叉感染,还可为孩子佩带口罩等物,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
流感治愈后为何再次发病
问:我2岁的孙子前段时间患上流感,打针、吃药一样不少,治疗也比较及时,但为何康复后,最近又再次发病?
专家陈建丽:这是家长对流感的一个误区,其实流感一旦治疗好后,一般很少会复发,之所以会再次出现相应的流感病症,原因在于引发流感的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种。换句话说,可能您的孩子第一次是因为感染了甲型流感病毒而发病,第二次则可能是感染了另一种不同的流感病毒,如乙型或丙型,或者是其他病毒的感染。
此外,由于流感病毒自身具有较强的变异性,所以对于治愈后的孩子来说,后期的预防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建议此类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年龄小的孩子应让其多活动,可增加自身的免疫力,减少被再次感染的可能。
应对流感熏白醋不靠谱
问:听说白醋均有杀菌的功效,那是不是在家中烧制白醋,对预防流感有一定的作用呢?
专家陈建丽:白醋之所以具有杀菌功效,是因为其当中含有醋酸。然而,白醋中所含的醋酸含量很低,无法起到彻底杀菌的目的。与此同时,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而非细菌,所以单纯在家中烧制白醋,对预防流感的作用不大。
正确预防流感的方法,应注意日常生活中,室内要开窗通风,保持房间通风良好,饮食以清淡以宜,同时还应多饮水,增加人体自身的代谢循环等。
流感诱发支气管炎
注重护理与治疗
问:我孩子感染流感后,出现了支气管炎,一直没有好彻底,期间还反复出现发烧的情况。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专家陈建丽:一般小儿支气管炎临床病症的病程在7至14天,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段内,即便没有明显的症状,也不代表该患儿的支气管炎彻底痊愈,这还需要后期的护理和治疗,一般周期在一个月左右。此外,对于抵抗力较差的孩子来说,这个周期还会延长。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首先注意家中的环境卫生,其次,就是确保孩子自身的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洗脸,勤换衣物等。
记者田坚王杰
编辑尚敏
编校王欣
编审陈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