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贵阳医学院仅一墙之隔的天河公寓,有30多家旅馆、千余张床位,每年有大量的患者“蜗居”在此求医。
其中有一位老板,在目睹众多的希望与绝望后,设置了10多间特殊租房,专门提供给那些特别贫困的患者和家属,每间房一天只收20元,10年来都没改变。
30多家旅馆专门服务患者
9月8日,中秋节,贵阳市沙河街“天河公寓”的一家旅馆内,孟亭芳吃了10天以来最好的一顿饭———三菜一汤,这是租房子的老板娘特意请的客。
10天前,孟亭芳25岁的儿子被人打伤,住进了贵医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救治,每天近元的医疗费,花光了她的积蓄,在潦倒之际,房东免去了她的全部租金,并邀她一起过中秋。
而在毗邻的另一家旅馆内,一间不足4平米的租房里,一名小女孩躺在小床上昏睡着,床边的凳子上,来自大方县农村的罗永刚夫妻四目相对,一脸的忧愁———一个月前,罗永刚3岁的女儿小丽(化名)被查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症。8月26日,罗永刚夫妻带着所有的积蓄,将女儿送医院就医,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女儿花去了近2万多元。
在无力支付高昂医药费的情况下,罗永刚带着女儿出了院,住进了“天河公寓”,每隔一周就入院输血,苦熬着。
“住在这里比较便宜,离医院也近。”罗永刚说,在医院住院,一天至少要多元,而他们租住的房间一天才30元。这样,他们每天就节约一百多元,女儿的病就多了一份希望。
而来自贞丰县的一对夫妇,结婚4年没儿女,在饱尝家乡人的另眼相待后,他们决定拿出5万元积蓄来赌一把———做个试管婴儿。他们同样蜗居在天河公寓,等待着希望的到来。
“这里的30多家旅馆、余张床位,都是给那些穷困潦倒的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准备的。”在天河公寓开旅馆10年的付小平说。
20元一间房他10年不涨价
10年前,付小平从四川来到贵阳,在目睹众多病患急需住宿后,他在沙河街的“天河公寓”开了家益君旅馆,如今已有40多间房。
10年间,这位四川汉子目睹了近千名患者求医求生的过程。
“患者及家属之所以钟情这个地方,一是距离贵阳医学院仅一墙之隔,更主要还是便宜。”50多岁的付小平说,至今,这里公寓价格都在三十元至五十元之间。
“10年光阴,希望与绝望在这里交织。”付老板说,在目睹众多穷困潦倒的患者后,他一直设置了10多间特殊的租房,专门提供给那些特别贫困的患者和家属,每间房一天只收20元,10年来都保持着这个价。
一些患者称,老付心肠好,看到一些来自地州的患者家属没带锅碗瓢盆,他把自己的拿出来借给他们。
患者的希望在绝望中诞生
付小平说,10年间,他见到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也看到很多患者从绝望走向希望。
年,有个来自毕节大方的小女孩患了白血病,在老付这里住了半年多。面对孩子的病情,孩子的父母精神都已快跨了。付小平每次经过租房,都要安慰这对年轻的父母:不要着急,慢慢来,很多病人和你娃娃一样,来这里后,还不都治好了?
事后,这个小女孩进行了骨髓移植,半年后,活蹦乱跳地从这里回去了,为报答老付,这对年轻的父母事后专门给他介绍家乡人过来住宿。
“比起正在忍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家属的疲惫其实远比疼痛更令人焦心,这时候的家属最无助,也最需要安慰了。”老付说,在目睹众多苦情后,他总结了一些经验———遇到一些特别困难和有故事的病患,他就代向媒体求援,不少人因此成功求生。
10年间,付也看到很多症结。
“一些患者其实有农合,但必须要出院后才能报销,因而,入院费成了一大道门槛,将很多患者拦在门外。”付小平说,能否在这个地方成立一个基金,先垫付给这些患者看病,等他们看好后再报销、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