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丝绸路醉美大西凉:Daxiliang--China大西凉,传承丝路文化、弘扬丝路精神,高擎文化大旗、引领文化大潮,为国人呈现饕餮文化盛宴,倾力打造中国著名文化品牌!
让我们静享深谷幽兰,共品智慧佳作,尽赏精美风韵,同启心灵之旅!
「最受欢迎的文化公号最具人气的文化社群」
小说
诗歌
散文
书画
音乐
资讯
评论
专访
甘肃大西凉影视文化艺术
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恭祝全国人民
一马当先非凡辉煌
▼
▼
大
美
武
威
武威皇娘娘台系列宣传文章之六
皇娘娘台:消失的历史遗址
▼
文/李元辉
皇娘娘台,跨越千年沧桑,古台犹存;历经天灾人祸,空留遗迹。
到了清代,一度曾将尹夫人台讹为女娲台,在台上塑女娲像朝拜,乾隆《武威县志》也说:“女娲台,即刘林台,城西北五里。”为此,生活在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的武威籍学者张澍(-)严加考据后,曾为其正名,他在《偕何梅生登窦融台(今塑女娲像,号皇娘娘台)》一诗中就写道:“东汉周公控制凉,高台今却说娲皇。河西五郡眉毫下,陇右万山衿带旁。烽火不惊驼鸟乐,林泉有趣马兰香。归来共把蒲桃盏,也割祁连日及羊。”在张澍的纠正下,名称又恢复过来。
清末,武威籍学者李于锴(-)曾撰《尹夫人台碑》,碑文叙述了尹夫人的生平和功绩,以及尹夫人来到凉州的原因和住在窦融台的经过。最后发出感慨,他在碑文中说:“今榱桷虽頽,堂皇自昔。停云在望,重披岑参之诗;高台未倾,莫误窦融之迹。”大意是尹台寺建筑纵然毁坏,恢弘壮观成为过去。但登台望云,就能想起唐代岑参的诗句;高台尚未倾倒,就不要损害窦融留下的古迹,发出了保护尹台寺的号召。说明在当时,台上之建筑虽已颓废,但土台尚未完全倒塌。作者原拟将此文刻碑竖于台上,后因故未果。
年武威大地震后,台上建筑全部被毁,皇娘娘台也变得残缺不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平田整地等生产建设过程中,本就残垣断壁的土台被拆毁,夷为平地,两千年的历史见证就此消亡。
本期责编:容者
鸣谢谢谢雅读赏作者介绍
李元辉
甘肃武威人,文史学家,《历史大学堂》专栏作家,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会员,甘肃陇文化研究会会员,武威旅游特约撰稿人。
年毕业于张掖师专政史系,年取得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先后在《历史大学堂》、《甘肃日报》、《民主协商报》、《贵阳晚报》、《未来导报》、《甘肃广播电视报》、《西凉晚刊》等平台、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三百余篇,六十多篇文章被凤凰网、腾讯网、搜狐网、中国社会科学院网、光明网、今日头条、网易、一点资讯、网、国学堂、中国历史网、新鲜历史网、大西北网等新媒体平台转发。
年由线装书局出版文集《诗文话天马故里》(与西木合著);年,由团结出版社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汗血宝马》。
征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