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晚报第二期周末课“地球的秘密”走进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晚报的数名小记者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将观感写成作文,发表在11月13日的贵阳晚报C12-13版上。
小记者作品
晚报小记者王行健花溪区第一实验学校二(6)班11月6日下午,我参加了晚报组织的周末课。首先,我们参观矿物和岩石,有好多标本放在桌子上,我和小伙伴们好奇地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一一了解。实在是太多了,我最喜欢的是冰洲石和方解石。哥哥告诉我们冰洲石是无色透明的方解石,具有最高的双折射率。我们放在纸上的字上,透过冰洲石看字体就有重影,好神奇呀!方解石很像水晶,哥哥告诉我们方解石没有水晶硬,但是我看起来它就很像水晶。
后来,一位爷爷给我们做了一场《爷爷带你玩石头》的讲座,在大屏幕上我看见了许多形形色色的石头,爷爷告诉我们那都是纯天然的,有“蘑菇”岩石、“茄子”岩石、“红烧肉”玛瑙、还有“乌鸦和狐狸”的矿物包裹体。还有许多珍贵的宝石,我们真是大开眼界,大自然真是太了不起了!
接着,我们又去了几个科学实验室参观了一些神秘的仪器,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用显微镜观察蚂蚁的身躯、蜜蜂的嘴巴和苍蝇的翅膀,看起来有点可怕。
晚报的活动真是太精彩了,小伙伴们,快快加入我们小记者团吧!
编辑郑康宁:小记者较直观地给我们描述了当天发生的事情,特别是老爷爷做讲座这一段,让人知道,原来石头是这么有趣的。不足之处是文章部分句子不够通顺,希望下次努力做到更好。世上真有水晶
晚报小记者朱紫然
贵阳市甲秀小学一(2)班
上周五下午,我和我的好朋友,还有哥哥姐姐们一起参观了地球化学研究所。科学家爷爷给我们讲了很多有趣的石头的知识。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各种各样奇特的石头,它们颜色、形状不同,作用也不一样。我对其中的水晶石最感兴趣,以前我都是在童话书里听说过水晶,原来世界上真的有水晶呢,它闪闪发光,可漂亮了。
我们还参观了实验室,里面有很多用来观察石头的设备,虽然我不太听得懂科学家叔叔们的介绍,但是等我再长大一点,再多读点书,我就能像哥哥姐姐们一样听得明白了。
编辑李天峰:好可爱的小记者,奇特的石头让你大开眼界了吧?想必要是不参加小记者团活动的话,估计你还是会以为水晶只是童话里的东西呢,是吧?欢迎多多参加我们晚报小记者团的活动,相信你会学到更多。
啊!地球好奇妙
晚报小记者庹中华
贵阳市实验三小4(1)班
11月6日这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我刚放学就赶紧往家里跑,中午饭都顾不上吃,就和奶奶急忙去打车。因为一点半之前必须赶到科研所去参观。
工作员首先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大厅参观石头,大厅的桌面上摆放着许多石头,大概有两百来种,我这个“井底之蛙”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大饱眼福的好机会。我迅速冲上前去观察起来。啊,地球真奇妙啊!
参观完石头后,紧接着就去大会议室聆听“老爷爷玩石头讲座”,这个就更神奇了,屏幕上会闪现出许多五光十色、晶莹剔透的各种美石。啊!太漂亮了!大家惊叹不绝。那是石头吗?我真不敢相信,简直是一尊尊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
欣赏完这些美石后,接着就是去各个实验室参观。首先,参观的是“电子探针实验室”,接着是“发射扫描电镜实验室”,“稀有气体质谱实验室”,“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气体同位素质谱仪实验室”等。气体同位素质谱仪实验室,主要是研究氨基酸,氨基酸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有20余种。所以提醒小朋友们不要偏食,偏食营养就不全面,不均衡。
这次参观,让我受益匪浅,大开眼界,收获了很多。
编辑李天峰:印象中,这是庹中华小记者第一次参加活动吧,不过稿子很不错呢,很有感染力,看得我都想欣赏欣赏这些美石。不过,以后写稿子要慢慢尝试去采访别人哦。
你对石头了解多少
晚报小记者谭文玲
云岩小学六(2)班
石头,相信大家都见过吧,可是对于石头,人们有又怎样的相关了解呢?在上周五,我参加了贵阳晚报举办的“走进地化所”活动,观赏了有趣的石头,请跟我来看看吧。
石头,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可用来制造石器、采集石矿。石头一般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石头来生火。面对这许许多多的石头,我被一块小而不起眼的石头吸引了———蓝铜矿。蓝铜矿是一种碱性铜碳酸盐矿物,也叫石青。它常与孔雀石一起产于铜矿床的氧化带中。蓝铜矿可作为铜矿石来提炼铜,也用作蓝颜料,质优的还可制作成工艺品。它还是寻找铜矿的标志矿物。蓝铜矿为柱状、厚板状、粒状、钟乳状、土状等。深蓝色有玻璃光泽。
希望小朋友经常来地化所来作客,长大了好建设我们的国家,做保护地球的卫士。
编辑李天峰:的确,不起眼的石头常常被我们忽略,怎料,它却有这么丰富的故事。难得小记者这么有心,要是能再多写一点有趣的故事就更好了。
地球之大奥秘无穷
晚报小记者许可
贵阳市龙井小学六(1)班
当我看到第二期贵阳晚报周末课的消息后,我踊跃报了名。上周五下午,爸爸带着我以小记者的身份参加了贵阳晚报组织的这次活动。
据地化所的所长介绍,历史上与地球有关的科学都离不开地化所,主要研究地下、地表、大气和水以及与人类健康有关的科学。接着,由研究员给我们作科普报告:“爷爷带你玩石头”讲述一万年前的生物形成的化石。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在浩瀚宇宙中的神秘活动,帮助我们了解地下五彩斑澜的各种矿石以及探索这些地下宝藏的高精尖设备。一切都这么新鲜、好奇。
理论课结束之后,我们走进了“电镜实验室”。“叔叔,这个显微镜最多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00-倍!”啊,能放这么大,我深深叹了一口气。专家还给我们看了显微镜下的人体细胞、花粉细胞和蚂蚁的眼睛等。接着,我们又来到“氩年代学实验室”,小朋友们跟着穿白大卦的专家蜂涌而至,我抢先看到显微镜下一个黄色的蜜蜂翅膀在放大若干倍后,纹理清晰、活灵活现的样子。
活动结束,通过地质专家生动有趣的演讲和展示,为我们揭开了地球神秘的面纱,了解到地质专家辛勤的工作,努力探索地球奥秘,为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使我大开眼界,学到了在校园学不到的知识。地球之大,奥秘无穷,有待人类去深入探索。
编辑蒋璐:这位小记者是个有心人,参加活动确实收获多多。文中完整地记录了活动全程的内容,点面结合地把这次内容丰富的活动介绍得清楚明了,赞一个!看了文章,激起大家探索地球奥秘的热情,小记者功不可没哦!
复杂的石头
晚报小记者李嘉琳
贵阳市花溪四小二(6)班
11月6日下午,我们来到中国科学地球化学研究所,参加贵阳晚报周末课。我们在现场观赏矿物和岩石;听倪爷爷生动而有趣地讲解岩石、晶体和矿物;参观先进的科学实验室,看见了电子显微镜、扫描探针、电子探针等科学仪器。
我们了解到许多有关石头的知识。知道了岩石是由很多不同类的矿物质构成的。化石是史前的植物或动物死后,被一层层的泥、沙和碎贝壳埋起来,逐渐变成岩石。我们贵州就有著名的贵州龙化石。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观了许多石头标本,有电气石、冰洲石、水晶、石墨、正长石、黄铁矿等。
我们通过显微镜看见了放大的蚂蚁、蜜蜂,它们的腿毛茸茸的,眼睛由许多小格子组成,有趣极了。
编辑郑康宁:小记者叙事能力较强,文章写得有点有面,详略得当。透过文章,读者可以很清楚地了解石头与化石的区别以及关联。文章最后一段,虽然只有一句话,但也展示了显微镜下面的蚂蚁和蜜蜂是怎样的。相当不错。
在地化所的两小时
晚报小记者郭可心
省府路小学五(6)班
11月6日,我在晚报记者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一位所长伯伯先向我们简要介绍了地化所的情况,我知道了地化所不仅研究地球,还研究宇宙里的星球。地化所的欧阳致远爷爷就是我们国家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真了不起!
接着,一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爷爷给我们讲起了地球上千奇百怪的石头。我才知道石头可以分为矿石、观赏石和宝石等。它们又包括了黄河石、长江石、孔雀石、绿柱石、蓝铜矿、大理岩、石灰岩……那些奇特的色彩和形状,令我大开眼界,惊叹不已。
听完介绍,我们在3位博士的带领下分成3个组,参观了“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和“环境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在这里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可以放大几万倍的显微镜,看到了被放大后的昆虫翅膀。
最后,我们又来到专为我们准备们矿石标本的陈列室,这里摆着几十种矿石。它们都可以炼出人们需要的物质,如铁、铜、铝、铅等。征得博士同意,我还亲手摸了摸这些矿石,博士告诉我摸过后一定记得去洗手,因为有几样矿石有一定的毒性。
我们一共在地化所呆了两个钟头,它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想,世界上神奇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像这里面的科学家们一样研究地球、探索宇宙,为人类、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李天峰:短短两小时,学到的东西可真不少。小记者团的活动就是希望能开拓小朋友们的眼界,正如可心小朋友说的,希望你好好学习,然后再研究地球,为人类贡献。
感谢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北京最正规看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