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贵阳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理念 > 黄土地上都能种出金疙瘩

黄土地上都能种出金疙瘩

发布时间:2016-3-10 9:30:46   点击数:
发展规模较大的农户年收入达到了60余万元

产业有了,村子富了,健全村落生活配套实施,提升村民生活环境质量成为近年来水田村日益关注的话题在村支两委的推动下,水田村先后完成了4公里长、涉及全村各组的饮用水管网改造工程,让农民喝上干净、清洁的饮用水;投入4万元,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全村增加垃圾斗5个,果皮箱20个……

贾鹏飞 本报记者 付奇

9月11日,站在乌当区水田镇政府前面的台地上远眺,就看到水田村面积达2000余亩的苗木基地一株株香樟、桂花、金叶女贞在扮靓村寨的同时,也让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走上了致富路据水田村村支书赵和兵介绍,依托苗木产业,这个3000余人的村落今年的人均收入将达到12000元

然而,10年前的水田村,还是一个以种植水稻贵阳晚报电子版b版、玉米等农作物为主的传统村落由于土质是黄泥土,浅层含沙量大,每亩粮食产量只有400斤左右“当时,一年种的粮食只够吃七八个月,年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75%的人家是贫困户80%的农户住的是土墙房和茅草房”回忆起曾经的生活状况,赵和兵感慨道

同年,对贵阳市绿化苗木的市场需求作了充分调研的水田村村支两委,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对辖区的气候、土壤等作了详细分析在科学的数据支撑下,水田村确定了“抢抓城市、交通绿化建设机遇,以发展绿化苗木为主攻方向,以‘基地+支部’为模式”的苗木种植发展思路,并在全村范围内推广十年来,水田村已成立苗木种植公司10余家500余农户种植绿化苗木,占全村村民总数的90%以上苗木种植小户年收入约5至6万元

2005年,区林业局在水田村打造的贵阳晚报在线观看一个200多亩的苗圃基地,让不少村民有机会学到了一些苗木栽培知识瞅准了贵阳市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对绿化苗木的需求量大这一商机,一些有头脑的村民开始在种植包谷的土地上改种绿化苗木“那年在自家的一亩多土地上种了两季桂花苗,没想到拿到贵阳市卖了10多万元”作为村里第一批种植绿化苗木的燕绍云这样说道黄土地上都能种出“金疙瘩”,看到致富希望的水田村村民纷纷从种水稻、包谷的传统耕作模式中解放出来,走上绿化苗木种植的道路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皮肤病医院是哪家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iyangwanbao.com/wbln/36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