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清镇市卫城镇克乃村青龙幼儿园的一间教室里,60多个超龄的特殊“学生”扎堆读书“充电”。他们当中,有大肚孕妇、退伍军人,有上了年纪的大叔大妈,也有20出头的年轻小伙。
课堂上,贵州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授课老师吴艳详细讲解果蔬病虫害防治知识,台下使惯了锄头的庄稼人,个个认真听讲,有的还不时埋头做着笔记。连续5天的记录,好些村民的笔记本已是记得满满的。
问及培训收获,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课堂上,幻灯片展示的内容很直观。”“实操课上老师手把手教,我们看得见、学得到、记得牢,收获大得很。”……
下午1点左右,吴艳老师把课堂搬到了潘寨组村民陈发富家的葡萄地里。几十个村民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抛出了心中的疑惑:
“葡萄地里套种辣椒,病虫害会不会增多?”
“叶子看起来病蔫蔫的,是不是该施肥了?”
……
“葡萄叶子发红发黑,那是因为生病,而且还饿了,换作是人,不打针吃药也扛不住啊!”面对村民一连串的发问,吴艳一一解答,她的幽默引发了村民的阵阵笑声。
葡萄的管护技术讲完后,看到大家意犹未尽,吴艳带着村民们来到一棵李子树下,手把手地传授如何整形修剪。一番讲解后,一些村民自告奋勇地要求现场展示修枝技艺。
克乃村属省级贫困村,村民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全村户人,除外出务工的人外,基本在家务农。长期以来,因缺少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管理水平低,农产品产量较低,严重影响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农业收入极不稳定。
来自贵阳市公安局的驻村“第一书记”宫永新入村后,通过入户调查摸底,针对克乃村村情,决定将提升村民种植技术作为该村脱贫致富的突破口。
随即,邀请专家、宣传动员、学员报名、资料收集……历时两个月,克乃村首次“农村技术技能培训班”于10月21日如期开班。在为期15天的课程里,除了吴艳老师外,还将有长期在生产一线的农业讲师,以课堂上讲解理论、田间地头实践指导操作的形式,为村民们开展猕猴桃、辣辣、大白菜、烤烟等果蔬烟叶种植技术培训。
“农民培训年年办,像克乃村村民这样认真、又积极主动的还真少见。”前5天的培训中,吴艳和村民们打得火热。课上课下,村民们总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她解答,面对这种境况,吴艳感慨不已。
连日来,一直怀抱着半岁大儿子参加培训的猕猴桃种植大户胡敏,发展猕猴桃的信心更足了;差点错过培训的雄挂组村民潘安华,决心好好经营自己那50亩经果林,带动更多村民致富;村民陈发富也在琢磨着,如何运用好学到的知识,让自己的3亩葡萄地增收。
“这次的培训,安排了15天,就是要让村民真正地学到实用的东西。”宫永新说,邀请专家开展培训只是手段,他将与村“两委”其他干部一起,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千方百计加快克乃村农业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彻底改变该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来源:新华网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