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和西贝最近成了餐饮行业的高频词。
前些日子,恢复堂食以后,海底捞和西贝因为菜品涨价而上了热搜。4月10日和11日,海底捞和西贝先后对涨价行为致歉,并将价格下调到疫情前的标准。
致歉并调价后,海底捞和西贝现在的客流情况如何呢?消费者对这两家品牌餐饮的态度怎样?4月12日~4月14日,记者去到贵阳几家店面进行了实地走访。
4月13日下午晚饭时间,在汇金星力城的海底捞,记者看到店内上座率大概80%左右,观察的半个小时时间里,陆续不断有客人进入。
△饭点时分,海底捞陆续有客人进店消费
据该店工作人员介绍,店内总共81张餐桌,周末晚间时段,基本上都是满座的,除了预订位置外,到店后基本上需要等待10~20分钟才能入座,有客人表示:“比起疫情前动辄两个小时的等位时间现在真是好太多了。”另外店员也表示:“比起之前常态时期的工作强度,现在我们轻松了许多。”
4月14日中午,记者再次来到汇金星力城的海底捞,在现场看到,店门口等位的座位上一个人也没有。记者驻足观察的的20分钟时间里,共有9组客人进入,每组3~8人不等。据门迎员工介绍:“今天中午生意算复工后比较好的一天了,大概有30多桌,平时的中午大概就是20桌出头吧!不过这也还没恢复正常时候的状态。”
△吃饭时间,汇金星力城的海底捞门口已不见等位的客人
对涨价行为致歉并表示会恢复疫情前的价格标准后,海底捞还是得到了不少食客的谅解。4月12日晚饭时间,记者来到观山湖区一家海底捞火锅门店发现,拿号等位的消费者还不少,很多食客表示,听说海底捞降价至疫情前标准了,所以专门来光顾。也有消费后出来的客人表示,尽管说是降至疫情前的价格了,但吃下来还是感觉比以前要贵点呢!。
韩先生将4月12日的晚餐定在了花溪区一家新开的海底捞内,韩先生和5个朋友一行6人,带了三个2岁多的幼儿。首先韩先生认为海底捞的菜品品质有保障,给娃娃吃也放心,另外,海底捞服务很细心,这样省事不少。当然,韩先生也不否认恢复疫情前价格这事对他选择海底捞产生的推动力。
至于消费后的感受,韩先生直言:“菜品和服务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尽管分量什么的和以前比较起来感觉倒是没有减少,但我觉得单价还是偏高了,这顿我们6个大3个三岁以下的幼儿总共花费了多元,并且是没有点任何酒水的情况下。作为消费者,我可以理解商家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涨价,但从自身消费来说,短期内,我不会再选择消费了。”
△韩先生晒出4月12日于海底捞的消费金额
△韩先生晒出的牛羊肉的分量图
记者了解到,目前贵阳一共7家海底捞,复工这段时间以来,营业状况和疫情前正常时期比较,大约恢复了六七成,周末的情况稍好点。
同样位居汇金星力城的西贝莜面村就没海底捞那么好的运气了。
记者分别于4月13日下午和4月14日中午来到西贝的门店,店面不算大,大约有20多张桌子,晚间吃饭时间,店内大约有10桌左右的客人,中午时段,店内只有3桌客人。可能是因为工作日的关系,10分钟内,只有1组客人进店消费。原来那种饭点时间需要排位等候的景象已不复存在。
△记者在西贝莜面村驻足10分钟,只有一组客人进店消费
其实疫情过后,贵阳的头部餐厅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面粉店涨价已是消费者见惯不怪的事情,但为何海底捞和西贝这次激起了“千层浪”?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在道歉声明中还特意提出“这个时候涨价,不对”,这一点也道出了不少市民的真实想法。
家有三岁孩子的程女士是西贝莜面村的忠实粉丝。她说自己的小孩很喜欢西贝家的食物,内心并不是真的在乎涨价的这几元钱,不过疫情过后就涨价的行为总让人心里有点不舒服,不太想去了。“首先,西贝价格已经算是蛮高的了,另外我觉得疫情期间西贝说自己只能撑三月卖可怜博好感,现在刚复工又来涨价。”
记者走访得知,出于疫情防控需要,西贝莜面村大幅调整了店内的布局,现在至少减少了一半的桌子。并且据汇金西贝莜面村店长介绍,西南三省包括贵阳两家西贝莜面村其实并没有涨过价。“我们现在的店内销售只恢复了疫情前的三成左右,外卖情况稍好点,但也还没追平疫情前。”
△西贝门店疫情期间张贴的提醒
采访中,大多数的客人都表达出对目前在外就餐费用明显增加的焦虑,不过,也有消费者表示:不管涨不涨价,该吃的时候还不是要吃!
工薪族胡女士说自己的家庭近期“下馆子”的频率确实减少了,“我家小朋友不爱戴口罩,目前这个特殊情况下,外出就餐确实不方便。另外现在感觉在外吃一顿,一家三口少则都要两三百,次数多了还是承受不起。”
没有孩子的杨女士则笑言:自从疫情期间练就了一手做菜的技艺之后,已经不爱出门吃饭了,不过煤气费比以往翻了两倍。“现在我们都是想吃什么就从网上找菜谱来试着做,发现成品其实还不赖。三月份一整个月自己买食材做下来,相比以前的伙食开支,能省出元左右,这个钱拿来买衣服不香吗?”
欢喜丨编辑:石婷丨审校:冷兵丨签发:安辉
贵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