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预览:
由贵阳晚报小记者团联合贵阳市图书馆举办的“爱上图书馆”系列活动,上周五下午举行了首场活动。40名晚报小记者在贵阳市图书馆里不仅进行3D作画、亲自制作七巧板外,图书馆还允许小记者们参观了从未对社会开放的机房、珍贵的线装书。通过一场内容丰富的活动,让小记者们重新认识图书馆,并且爱上图书馆。
小记者制作3D画
重温记忆亲制七巧板
图书馆不就是一个看书的地方吗?如果你单纯这么想就错了。来到图书馆,馆长郭春首先和小记者们来了一场“你问我答”。随后小记者们来到活动室,来了一场创意手工之旅。
小记者采访馆长
七巧板组每个小记者人手一台手工小机床,在工作人员派发铅笔、小木板、尺子后,开始按照提供图案,在木板上标记出大中小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
画好图形,戴上防护眼镜,开始进行切割。小记者王思哲告诉记者,他从未操作过手工小机床,但从外形看,脑海里浮现出的是邻居家的缝纫机。“切割的时候,眼睛要一直盯着直线,手一点都不能抖,一抖就切歪了。”总结操作技巧并切好七巧板后,王思哲拿起紫色和蓝色的水彩笔为七巧板上色。
花溪区第一实验学校六(3)班的刘姜娅表示,在她还读三年级的一堂数学课上,她曾在老师的指导下,做过一副七巧板,但没过多久就弄坏了。今天又能做一副,真是很开心。
小记者做采访
贵阳市图书馆青少年创客文化空间指导老师告诉小记者,七巧板的好处与用处多不胜数,它能把人对事物与形态之间的桥梁连接起来,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像力、形状分析及创意逻辑上都有巨大的好处。
创意构思空中作画
3D打印笔让人联想到神笔马良?似乎有那么一点儿接近。这是一支可以在空气中书写的笔,图画可以脱离纸“活”起来。
一支3D打印笔、一块透明塑料板、五颜六色的塑料线,小记者们依照指导,为3D打印笔插上电源,待3D打印笔通电,显示屏灯变成绿色,塑料线吸入导料口,按下开关。静待几分钟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塑料管被吸入笔槽,随后以热熔的塑料形态从笔尖流出。
“3D打印笔是一支具有3D打印功能的笔。它利用PLA、ABS塑料,可在任何表面‘书写’,甚至可以直接在空气中“作画”。它很紧凑,并且无需电脑或电脑软件支持。你只要把它插上电,等一等就可以开始你的奇妙创作。如果你能够在空气中任意舞动你的手指,你会无师自通3D打印笔。它基于3D打印技术,挤出热融的塑料,然后在空气中迅速冷却,最后固化成稳定的状态。”指导老师说。
先用蓝色勾勒出蝴蝶身体,然后用紫色描绘心目中翩翩起舞的翅膀。不多会儿功夫,就读于省府路小学的黄冰然就制作出了一只立体的蝴蝶,兴奋的她将蝴蝶托在手掌上向大家展示。
当其他小记者都照着图案画着蝴蝶或眼镜时,尚义小学六年级的陈心怡却发挥创造力,自己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心形手环,并在手环上勾勒出年1月6日作为纪念。
开放私密空间小记者饱眼福
图书馆跟书店有什么不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市府路小学六(1)班的陈申与其他小记者一起,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先后参观了多媒体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港台文献阅览室、主书库、现报刊借阅室。在港台文献阅览室里,图书馆首度向小记者们展示了珍贵的线装书。
看着书架上摆放的密密麻麻的图书,参观完主书库后,陈申发出了“很多图书都没什么人看,为什么还要留着”的疑问。图书借阅部副主任翟贵萍解释道,“图书馆除了借和还的功能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功能就是藏。跟书店将畅销书摆放在显眼位置,卖完就没有了不一样,图书馆会将出版的书都保存起来,以便后人有需要的时候能查阅。”
“这些书籍需要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保存呢?如果不小心毁坏了就太可惜了。”知道了线装书的珍贵价值后,不少小记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对此,工作人员表示,图书馆有一系列的保存技术。其中,如果图书馆不幸发生火灾,这里还可以通过隔绝空气来实现数据库保护的特殊灭火装置。
一睹线装书的真容、了解了特殊的灭火装置、并在晚报记者的示范下,亲自操作了一回运用指静脉(通过利用手指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的吸收而形成的静脉血管图像,转换为数字特征后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技术)借、还书后,小记者们感触特别深,“图书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寒假,我会经常来的。”
小记者作品01
邂逅图书馆
晚报小记者蔡璐西
北师大贵阳附属小学四(2)班
日前,我们晚报小记者来到了贵阳市图书馆参加“爱上图书馆”首场活动,在这里我们将亲手制作3D画和七巧板,我心中无比期待,很幸运的是我被分在3D画组,这让我太开心了!
首先,图书馆郭馆长给我们介绍了我们国家图书馆的演变由来:原来图书馆是由藏书阁演变而来的。我国近代最早的公共图书馆是出现在武汉。贵阳市图书馆藏书96万册,电子书多万册。我还经常骄傲地跟同学们说我家里的书很多,可是比起图书馆里的藏书来,真是九牛一毛啊!以后,我会经常光顾图书馆的。
图书馆既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同时我们也要遵守图书馆的规则:一旦借出的书丢失,须按照原价的2—20倍赔偿!这也告诫我们,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接下来,我们走进了一个工坊,开始了奇妙的3D之旅!我坐在操作台前,看到了纸、笔、电源线、塑料板,还有一支3D笔。我拿着3D笔小心地在塑料板上画着,不一会,蝴蝶的外形就画好了,3D笔的颜色线像蚕宝宝一样不停往外“吐”。然后,老师又教我们换颜色条。不一会,我就给蝴蝶上色好了。更神奇的是,我刚停下笔,“画”出来的蝴蝶就变干变硬了,我直接就可以拿到手上欣赏了,我的首个3D作品终于大功告成了!
以后,我会经常来图书馆的。
编辑郑康宁:我国最早的近代公共图书馆出现在哪个城市?相信很多读者都不知道。感谢小记者为我们给出了答案——武汉。另外,3D笔是如何画画的,小记者也描写得很直观。
02
"指静脉"的妙用
晚报小记者陈心怡
尚义小学六(6)班
指导老师:周春宏
这天,我随《贵阳晚报》小记者团到贵阳市图书馆参观采访。
这次活动,我是冲着见识一下“指静脉借书”这一功能来的。据工作人员介绍,“指静脉借书”是一种根据手指内静脉分布图像来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一旦个人建立了“指静脉借书”系统,以后借书就无需带着借书卡了,相当方便。带队大记者当场拿她身份证进行指静脉录入,给大家示范。只见她将手指伸进识别器,几秒钟便完成了录制程序,她以后借书无需任何证件,只用手指头的信息就能借到书。
我突然想起经常在新闻里看到,一些储户把钱存进银行,自己小心翼翼地保管着银行卡和密码,但钱有时候还是会莫名其妙地不见了,甚至还有新闻讲,钱是在外地被取走的。如果“指静脉”鉴定进入银行系统,我们办理储蓄手续时还录入十指指纹,联网大数据,代替银行卡密码,那么骗子是不是就无机可乘了呢?
编辑郑康宁:小记者是一名爱动脑筋的孩子,相信有一天,你的设想会成为现实的。
03
我有一只神奇的笔
晚报小记者毛小树
为明小学三年级
这天,我来到贵阳市图书馆参加小记者活动,在这里我不仅学会了怎么借到我想要的书籍,还亲手体验了用3D笔作画的过程。很有意思哟,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这次活动的详细内容吧。
我们手中的3D笔,一支差不多有三支铅笔那样粗。它的笔芯是一条条不同颜色的细细的塑料条。老师教我们要先把材料插入3D笔顶端的一个小洞里,再接通电源打开启动键,手按住笔下方箭头指向的按钮材料就会从笔头吐出来了。材料装进去是硬的,从笔头出来到板上又是软的,过一会凝固了就又硬了。因为是第一次用3D笔作画,就先从描图开始吧。老师让大家先把一张蝴蝶的画放在透明的塑料板下面,就用笔在板上描图,一开始同学们都控制不好3D笔,老是画错。我也一样,心里一紧张手就不停地抖,一点也描不好线条。
“唉,这个笔可真不好用呀!”我抱怨道。老师看到大家都不熟练的样子就鼓励我们:要有耐心,慢慢来,就会成功的!我心里默默提醒自己要放松要慢慢来!手上就没那么紧了,画着画着我控制笔出材料的感觉要顺畅多了,还有点挤奶油作蛋糕的感觉呢。老师对我说:“你真棒!第一个画好了外框。下面要换个颜色画吗?”我高兴地要来了一条绿色塑料条,精心地描着蝴蝶美丽的图案。这下没过多久就画好了。哇!我是第一个完成3D图制作的,真是太开心了!
今天我用神奇的3D笔画出了一只漂亮的蝴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马良有一支神奇的画笔,可再神奇的笔也要我们耐心地练习,掌握功具的特点,这样才能真正画出神奇的画!当然,如果我用这支笔画出来的蝴蝶,能够飞起来就更好了。我想,只要我们好好学习,这个想法肯定能实现的。
编辑郑康宁:稿子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当天发生的事情,对于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讲,相当不错。最后一段话,看得出来小朋友相当有志向,加油,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04
"指静脉"技术让借书更便捷
晚报小记者张婧怡
花溪一实四(3)班
我们原来去图书馆借书,又是办借书卡,又是付费的,很是麻烦!可是现在,有了“指静脉”识别技术,就方便多了。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不急,你且听我慢慢道来。
据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指静脉”是不会受到外来因素干扰的,每个人的“指静脉”都是唯一的,所以说,你借了书忘记了还,图书馆也是可以找到你的。而且,这门技术是不用付费的,只要有个人身份证就可以了,操作也只要5秒钟就可以了。
“指静脉”识别技术,真是快捷又方便啊!以后,我要多往图书馆跑。
编辑郑康宁:“指静脉”识别技术果然新颖又好玩,这不,又吸引一名小书迷了。
05
做七巧板窥做人道理
晚报小记者李析橒
甲秀小三(7)班
年的第一次小记者活动,我们来到了贵阳市图书馆,参加“爱上图书馆”首场活动。
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市图书馆的新的借书系统——指静脉借书系统。而后又带我们参观了一间间藏书室,里面的书多得数不胜数。
参观完图书馆,我们就去制作七巧板。老师给了我们一块正方形的木板,上面画了几根线,将木板分成了七块。老师说:“大家用切割机沿着这几根线切割,然后在切割下来的七块木板上涂上各种你们喜欢的颜色,这样七巧板就做好了。”于是,我按照老师的指示,开始制作七巧板。切割机不停地轰鸣着,我紧张地用双手扶着木板,小心翼翼地移动木板,让切割机沿着线条割着。经过努力,我的七巧板切割成功了,可是其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那片,有一条边切割歪了,我觉得挺遗憾的,老师安慰我说:“没关系的,下次再细心点,就能做得更好。”
这次制作七巧板,给了我很深的感触:我觉得做七巧板就像做人一样,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注意了并且做好了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编辑郑康宁:稿子前部分详细描写了如何制作七巧板,结尾时却通过制作七巧板的方法联想到了如何做人,使稿子得到了升华。相当不错。
06
走近图书馆领略淡雅书香
晚报小记者梅诗铭
市府路小学六(1)班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馆,则是我们精神财富的银行。这次,我们作为小记者,将走进贵阳市图书馆,领略她独特的魅力。
活动一开始,我们就向院长郭叔叔进行采访。贵阳图书馆共有多少册书?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在哪?图书馆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创建的……面对郭叔叔幽默风趣的解答,我也情不自禁地笑了。
采访活动结束后,我们参观了之前从未对外开放的图书馆“大脑”。一走进图书馆机房,便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几个黑压压的大柜子里存放着一个个电脑,这些电脑的功能、内存都比较大,整个图书馆都由它们管理。然后我们来到工具书阅览室,仔细观察后我发现工具书就是字典之类的,可以帮助我们查阅相关知识的又大又厚的书。随后我们来到了地方文献阅览室和港台文献阅览室。所谓地方文献阅览室就是有关贵阳市的一些历史、地理、文化之类的资料。紧接着我们参观了主书库,我数了数,这里共有18行,每行2列。老师说,我们这辈子可能都没有读到这么多数量的书,因为里面有13万册书!最后,我们看到了珍贵的线装书,领略了中国精妙绝伦的书籍珍品!
参观完图书馆,我们就用3D打印笔来制作蝴蝶。一开始,我就对奇形怪状的3D打印笔束手无策了,老师便来耐心地指导我,首先按住向下键,把线圈放入笔内,用透明纸铺在画好蝴蝶的纸上,然后用笔在透明纸上临摹蝴蝶,通过我的细心描绘,最后一只活灵活现的蝴蝶出现在我的眼前。
拿着精心制作的3D打印产品,我兴高采烈的回家了。这次活动,我不仅领略到了图书馆独特的魅力,而且亲手制作了一个3D打印的蝴蝶,真是受益匪浅,收获多多啊!
编辑郑康宁:小记者开门见山,简单介绍这次采访活动后,就直奔主题,先是对院长郭叔叔进行采访,让我们了解了图书馆的大概内容,再引用老师的一句话,“我们这辈子可能都没有读到这么多数量的书”,点出了图书馆图书珍藏之巨。
07
"图书馆"的新年愿望
晚报小记者郑又宁
实验小学云山分校五(1)班
大家好,我叫“图书馆”,我这里是爱书人的乐园。这天,我收到一个惊喜——贵阳晚报小记者团数十名小记者将来我这里做客。听了这个消息后我高兴极了!
正好我新使用了一种技术——指“指静脉借还书”技术。这种技能全省只有我具备呢!你们肯定想说:“指静脉有‘神马’了不起的?不就和指纹技术一模一样的吗?”NO,NO,NO!指纹在外面,稍有不慎,如果被划伤,就会改变原来的样子,借还书会变得麻烦起来。而指静脉在手指里不会轻易受损借还书会非常方便。对啦!我忘记提醒你们了,首次使用指静脉技术时,需要二代公民身份证。确保你的指静脉就是你的。
小记者还参观了我的的藏书室,这其中可是藏有许多珍贵古籍的哦。
参观中,有一名小记者好奇地问:“这些老古董书籍如果不好好保护,可能再过几年就要绝迹了吧?”另一名小记者说道:“假如我有一本珍贵的古籍,那我可以把学校门口的小卖部全都买下了!以后再也不用买文具喽!”呵呵!他们真有趣!
别以为我这里只能看书,现在图书馆里可以做许许多多有趣的手工。你看,这些小记者玩的多么开心呀!做得多么认真呀!有的在用3D打印笔画画,有的在用打磨机打磨七巧板,有的在用电锯锯木头,还有的在用水彩笔上色……教室里充满了欢笑声和各种工具“滋滋”的运转声……
时间过得真快,愉快的时光即将结束,让我再次来介绍我吧,我叫:“贵阳市图书馆”,我坐落在南明河旁的青云路上,我的年龄是38岁,现在共有藏书96万册。我的新年愿望是:爱书的人们,常来我这里做客吧!
编辑郑康宁:看了一篇这么可爱的“个人介绍”,我们想不去图书馆都不行啦!小记者的文笔很幽默、思路也相当清晰,赞一个。
(本报记者孙维娜/文黄震/图)
编辑:陈勇
贵阳晚报小记者
课外活动专家
贵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沈阳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