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毕节实验中学校门口,如今还能看到校园里那棵上百年的大松树。
83年前的冬天,这棵大松树还在秦家麻园内,它在寒风中摆动着树枝,为相伴二十余载的秦天真送行。这次分别,也是秦天真与老同学林青、缪正元的再次相聚。
此后,三人在年至年先后建立贵州第一党支部——毕节支部、建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成为贵州地下党的开局者,犹如暗夜晨星,引领着贵州革命的洪流。
▼上世纪30年代的毕节
年初·上海林青入狱
年初,上海西牢。
这个号称远东的第一大监狱,坐落在上海提篮桥,由英国人在上海的租界设立。阴暗潮湿的牢房,关押着两个来自贵州毕节的年轻人——21岁的林青、缪正元。
入狱,对林青来说已不是第一次了。5年前,因生活所迫的林青,从老家毕节前往重庆,在一家剧团当演员。剧团上演的多是进步思潮的剧目,林青因此受到影响。
年3月24日,北伐军攻占南京,当地民众举行庆祝集会,却遭到英国军舰开炮轰击,当场打死打伤余人。消息传到重庆,中共重庆地委决定在一周后的3月31日举行“重庆各界反对英美枪击南京市民大会”,林青参加了这次大会。
当天上午11点,当大会启幕,周边却传来密集的枪声。在反动军阀的镇压中,林青被捕入狱。“三·三一”惨案,反动军阀的枪声从上午11点持续到14点,无辜民众死亡人,伤者上千人。这一幕,让林青坚定了反抗的目标。没隔多久,林青经中共重庆地委营救出狱,考入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学习。
年,林青在重庆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年,林青受中共组织委派,前往上海,找到毕节老乡缪正元。按照组织安排,林青在沪东共青团区委工作,缪正元在沪西小沙渡街道支部任区委发行部部长。
当时的上海滩,十里洋场异常繁华,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横冲直闯,末了,还在洋房花园的门上挂一牌匾:“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民族恨尚未消,日本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和年入侵上海的“一·二八”事件,把抗日救亡运动推向高潮。林青、缪正元和在上海的贵州人金啸远、乐石麓、谢铭荣等,与部分上海的学生、工人组织了“朝阳音乐社”、“觉人书店”,通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关系,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和上海工人总罢工。
共产党人的爱国行为,遭到当局的镇压,林青、缪正元被英租界巡捕房逮捕,并以共产党嫌疑罪判刑两年。在狱中,林青结识了同监房的吴亮平。囿于斗争的残酷性,作为老共产党员,吴亮平起初未在狱中暴露自己的身份,不过,他每日为难友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期改变着狱友的世界观。
当然,林青既不知道吴亮平在年11月,由恽代英推荐,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翻译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还与张闻天等人合译了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也不知道年7月,吴亮平从苏联回到上海,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任职,参加中宣部领导的中央文委工作等经历,他只是觉得这位兄长的话在理。基于这种患难之交,日后催生中共贵州的第一个党支部。
★人物简介
林青(年—年)原名李远方,又名李肃如,年生于贵州毕节。13岁到商号当学徒,15岁时因不堪老板虐待逃到重庆,此后考入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上了革命道路。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7月19日,林青不幸被捕,英勇牺牲,年仅24岁。
年冬·毕节知音相遇
林青、缪正元在上海进行抗日救亡运动时,祖国西南的贵阳城,也有几名毕节老乡,终日忧心忡忡,讨论“中国面向何处”的命题。
秦天真、徐健生都是毕节人,他们在小学毕业后,考入贵阳省立一中(现贵阳一中)求学。“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到贵阳,秦天真在贵阳组织和领导了“贵州学生抗日救国团”,创办发行《救国旬报》,一直干到他高中毕业。年初,秦天真回到毕节老家秦家麻园。
“大松树这里以前是个小山坡,山上住着秦家族人,山下一片菜地,合在一起就是秦家麻园。”82岁的邱亮,是毕节党史办原主任,出生在解放前,见过秦家麻园,也多次采访过秦天真。
▼秦家麻园的百年松树
邱亮回忆,秦天真曾对他说:“远离战火的毕节城很平静,故乡人民对当局逆来顺受,不去了解中国的形势,还过着农村安逸自在的生活,这让我很难受。我试着与秦家麻园的老乡讲马克思思想,得到的回答却是‘国家大事,我们管不了’。”
老乡们的回答,在秦天真看来,是民族的不幸,要想把新思想传播开来,需要从学生入手。因此,他在毕节中学找到了一份教员工作,并以这份工作为掩护,与进步青年教师邱在先一起,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开展关于十月革命和苏联文学的讨论研究。
这年冬,英王举行登基二十五周年大赦,林青、缪正元出狱,他们决定回家搞革命。他俩回到故乡,了解到昔日的同学秦天真,正在暗中开展一系列抗日救亡运动,就去秦家麻园找他。在大松树下,三人聊起分别多年的时光,夜幕降临,林青让秦天真晚饭后前往江西商会,继续探讨。
秦天真对邱亮回忆:“当时的江西商会,就在双井寺的万寿宫。当天晚上,林青说了全国的革命形势,我将毕节进步青年的情况向他作了陈述。我们商量要以学校作为阵地,要以文学的形式唤醒民众,最后决定在毕节中学成立‘毕节草原艺术研究社’,让革命的星星之火将黔西北草原点燃……”
邱亮说,当时,林青、缪正元还不清楚秦天真的情况,没有将党员身份透露。年1月,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考察,林青认为秦天真具备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标准,才将自己真实身份告诉秦天真,并发展其入党。
至此,毕节有了三个党员,具备了成立党支部的条件,贵州地下党第一个党支部——中国共产党毕节支部就此正式成立,林青担任书记,秦天真、缪正元担任委员。
★人物简介
秦天真(年—年)贵州毕节人。年生于毕节,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曾任中共贵州省工委组织部部长。年后入马列学院、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中共豫皖苏二地委民运部、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建国后,成为贵阳市第一任市委书记,年1月在贵州省第五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上秦天真当选为副省长。年9月8日逝世。
年初·遵义夜会罗迈
年夏天,高公馆的大门敞开,主人高言志等的客人,是三名寒酸的教书先生——林青、秦天真、缪正元。秦天真在贵阳读中学时与高言志相识,这年5月,为躲避毕节国民党的逮捕,三人从毕节转移到贵阳,感觉高言志是追求进步的人士,便把他们的身份告诉了高言志,高言志让他们来家里,看下是否合适进行地下党工作。
如今的高家花园,树木参天、园内幽静,一如从前。而当时的高家在贵阳是名门望族,能起到“障眼”的作用,林青三人决定就在这里开展贵阳的地下工作。按照分工:对贵阳进步青年熟悉的秦天真发展组织成员,缪正元打进敌人内部,把有革命理想的人拉出来。
这年9月,中共党员林青、秦天真、邓止戈、缪正元、赵促成(后叛变)、王石安、肖世铣7人与革命人士高言志、李余生共9人组成贵州省革命工作委员会,史称“九人工委”。他们还分赴全省各地进行活动,很快将党员人数发展到40多人。但是,没有党组织下达指示,路该怎么走下去?面对这个问题,林青说,“我去找党组织。”
年12月一天夜里,秦天真托人给林青捎来了消息,“三兄弟放寒假,要跟人家到遵义那边去玩”。这是暗号,意思是缪正元已打入国民党军队,贵阳国军部队要开往遵义防堵长征中的红军。于是,林青赶赴遵义,遵义城加岗加哨,如临大敌一样。年1月8日,中央红军就全面占领了遵义,林青顺利进城。
在遵义城里,林青无意间碰到了3年前在上海的狱友吴亮平。这时,长征中的吴亮平,已是红一军团地方工作部部长、第三军团宣传部部长。老友相见,拥抱叙旧。两天后,吴亮平把林青带到一间茅草屋,屋内坐着一个大人物,正在秉烛夜读,当年他叫罗迈,也就是后来的李维汉,长征中任中央局组织部长兼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长。
林青见到罗迈,紧张起来,还是罗迈先伸出右手与他握手,他感到李维汉的手很有力度。心情平静下来的林青汇报了一年的工作:建立了毕节党支部;建立“草原艺术研究社”,却遭到国民党破坏;发展贵州军阀周西成部队的范建章营长入党,使其支枪为毕节党支部所掌控;贵州“九人工委”开展工作的情况……最后说:请党组织指示下一步任务……
邱亮说,秦天真曾向他说起后来的事情。秦天真说,1月底的一天傍晚,高家花园后门响起三短两长的敲门暗号,秦天真意识到是同志来了,打开后门正是林青。两人在阁楼细谈,林青说他找到了当年在上海的狱友吴亮平,在吴的引荐下,他得到了李维汉的接见。两天后,李维汉再次约见林青。
他向林青郑重地宣布:党中央确认和肯定了贵州的地下党所开展的工作;批准建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林青、邓止戈、秦天真3人为省工委委员;林青任省工委书记兼遵义县委书记。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贵州第一次建立了地方党组织的领导机构。这也是中国革命处于低谷时期,党中央在长征途中,批准成立的唯一一个省级地方党组织。
▼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
毕节贵州地下党的发源地
毕节是贵州地下党的发源地。中国共产党在黔西北的地下革命活动,从年冬林青、缪正元由上海回到毕节组织“草原艺术研究社”到年1月发展秦天真入党,创建毕节地下党支部开始到年11月28日毕节解放止,经历了16年。期间有中央特科在国民党毕节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活动,有中共川南特委,云南省工委等派员到毕节境内的活动,特别是年1月中央批准成立贵州省工委后,以林青为书记的省工委以崭新的面貌,开创了贵州地下党发展壮大、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新纪元。
毕节地下党第一个党支部,也是贵州地下党第一个党支部,更是中共贵州省工委成立的坚实基础,以林青为书记的毕节地下党支部成员是第一任贵州省工委的主要成员。在革命处于极度艰难的低潮时期,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各项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党员由创建时的3人到年毕节解放时发展到多人,党组织由1个支部壮大到33个支部,1个总支、2个特支,2个县工委和1个中心县委,活动遍及黔西北广大地区及贵阳、安顺、云南等地。
毕节地下党在长期复杂的斗争中,虽然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有的党组织被破坏了,个别党员投敌叛变了,但客观事实证明,各级党组织成绩是主要的,大多数党员表现是好的,是经得起考验的,他们一直坚持斗争到解放,是建立了不朽功绩的。
■潘圣群(中共毕节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晚年时期的秦天真(年9月8日逝世)
贵州省工委”成立前后
林青是自行返回贵州开展地下党工作,还是受到党组织派遣?在贵州党史中,这个问题一度是悬案。党史专家邱亮认为,这对还原“中共贵州省工委成立”史实至关重要,但林青早年牺牲,将这一个关键问题打上了一个问号。直到上世纪90年代,邱亮才从《中国共产党大辞典》中找到了答案。
邱亮说,在以前的史料中,是这样记载贵州建党史的:年,林青、缪正元在上海被释放后,因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回到贵州毕节老家找到秦天真,三人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毕节党支部。年1月,林青在遵义将贵州地下党的工作向李维汉汇报,经中央同意,批准成立中共贵州省工委。
“我认为这在逻辑上存在问题,共产党是个很讲纪律的党派,怎么会在听取林青汇报后,就让他建立一个省级党组织,这不够严谨。”邱亮做了一个假设,林青应该在上海就接到了党组织的指派,前来贵州开展地下党工作。可是林青早年牺牲无法考证,为了准确地还原这段历史,他找过秦天真、缪正元、徐健生等当年的地下党,但是结果并不理想。
邱亮说,秦老听了他的意见,也认为有一定道理。但当年,他是后来被林青、缪正元发展成党员的,对于他们在上海是否受党指派,并没有提及过。“秦老让我尽力去求证这件事,这对准确记录历史,不让后人质疑贵州党史,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后来我又找到了缪老,他也为此犯难了。”邱亮说,缪正元称,当时,他只知道吴亮平在狱中宣传新思想,与林青走得很近。出狱后,他们确实找不到党组织,决定回家乡搞革命,但是至于林青是否受命,他们还真没有过问过此事。
邱亮的假设得不到证实,他又无数次发函至中央各个部门、查询上海党史,可这样一笔就能说清楚的历史却不曾记载,成为了历史的“悬案”。
“我只记得是在上世纪90年代,我一次巧合遇到了徐健生以前的秘书,他也姓徐。”这天,徐秘书见到邱亮,开口就说“巧了”,有一份礼物正准备送给他,还让邱亮请吃饭。邱亮有些迷糊跟着徐秘书回家,徐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名为《中国共产党大辞典》的书,比修葺房子的砖头还要厚,他翻到“林青”这一页,对邱亮说,“这不是你一直在找的吗?”
邱亮仔细看完简单的文字,上面写明,“年,林青受中国共产党指派前往贵州建立党支部,领导和开展革命活动”。至此,邱亮终于找到了史料印证了自己的设想,他把这事告诉了时年已过8旬的秦天真,秦老握着邱亮的双手连声叫好。
★人物简介
缪正元年在汉口加入共青团,后转为中共党员。年底至解放,历任河南竹沟华中局电台报务员和中原局刘少奇电台台长、新四军挺进纵队李先念电台台长、新四军第五师参谋处三科(电台)科长、中原军区司令部三处三科(电台)科长、晋冀鲁豫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部二局三科(电台)科长。年后,历任北京军委情报部二局机务处、中央军委技术部器材处副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技术保证局技术工程处处长。年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本报记者李强田坚
视觉设计徐其飞
陕西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四川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