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抬官人”活动,是在年的肇兴侗寨。当天,大家行至肇兴信团鼓楼前时,四五个赤着上身头戴棕麻的人,伴着礼炮声,从身边奔跑而过。莫名惊诧之余,远远望去,一队数十人的队伍,边放鞭炮,边徐徐行走在古镇闹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人群簇拥着的一架简易的花轿,轿中坐着一名涂脂的如花少年(俗称“官人”)。随行的人员,装扮各异,或头戴破布袋,或项围草绳,神态夸张,充满神秘感。
后来打听才得知,这是当地的民俗活动,名叫“抬官人”,是村寨间新春时节的互访活动。赤身者,是送信至邻寨,请对方以礼相待的使者,告知大部队随后即到。整个活动的参与者参观者,人数众多,队伍行经处,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事隔14年,黎平县黄岗村,又见抬官人,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抬官人”是黎平县、从江县六洞地区的侗胞非常喜爱的一项文化娱乐活动,侗语为“店宁蒙”。此项活动一般都在春节期间“月也”(意为村寨间集体作客)中进行。是整个联络活动中,最令人兴奋和难忘的环节。
黄岗村是贵州黔东南州古建筑保存着完好的重要文化村寨之一,旧时与世隔绝,古朴神秘,保留着完整原生的民俗文化。
每年的正月初七初八,就是黄岗侗胞抬官人的日子。正午时分,家庭妇女就会分工协作将横插着两根青竹的木马上,把毛毯床单披挂上去,方便“官人”乘坐。此时的“官人”是家里约四五岁的幼童。他们分别被自己的母亲姑婶装扮一新,银冠银链,光彩夺目。
吉时一到,十余乘竹轿,各自抬着官人逶迤而行,鞭炮声此起彼伏,烟雾袅绕官人在轿中随着青竹上下颠跛,如同骑马巡视,好不威风。每乘竹轿的随从,有的脸抹黑色锅烟,有的扮兵匪,有的扮渔夫……他们装扮夸张,跟着大队人马绕行村寨,令观者捧腹。
每至村口门房,就会遇到青涩的侗家女儿,列队设卡,以歌相拦,官人队伍中,必会有礼事者上前惠以礼物,方得继续前行。如此重复,整个村寨陷入欢声笑语的漩涡之中,不能自已。
活动结束,天已渐晚,众人各自返家,觥筹交错,一醉方休,求得来年风调雨顺。
当地寨老说,抬官人是黔桂湘交界南部侗族地区流行的祭祖娱人的民俗活动。各村之间,传说不尽相同。但内容大致均为,祖先在世时,英明神武,保佑村寨有功,抬官人就是再现先祖得胜归师的故事情景。在活动中,随从的族人,演绎的先民在古代社会生产、生活、战争等场景……
这个适动,节庆之间举行,可以起联络宗亲、增近村寨间友谊的作用同时,当地侗胞相信,5岁以上的孩童,通过抬官人表演,更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抬官人
一家老小围着幼童,将其打扮一新
人们相信,5岁以下的孩子,通过抬官人可以护佑他们健康成长
但凡节日,抬着“官人”招摇过市,是黄岗村侗族同胞的重要习俗
孩子们一脸茫然,盛装坐在竹轿上
好神气的官人
欢乐的队伍要巡游整个村子
每行至某家,孩子们截道恭贺,索要吉祥的礼物
欢乐的队伍要巡游整个村子
欢乐的队伍要巡游整个村子
欢乐的队伍要巡游整个村子
参与的人员,模仿古人饮食腌鱼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