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贵阳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简介 > 普定红色记忆万水千山只等闲记17

普定红色记忆万水千山只等闲记17

发布时间:2023-3-15 16:06:46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sohu.com/n/461055589/
                            

万水千山只等闲——记17军进军西南解放贵州片断

——记17——记17军进军西南解放贵州片断军进军西南解放贵州片断

赵健民戴润生裴志耕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国民党的主力在长江以北已被消灭。因而,为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铺平了道路。年4月21日,这是中国人民历史上值得自豪的日子,也是中外战争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人民解放军揭开了空前规模的全面大进军的序幕,在东西长达公里的战线上,百万雄师,强渡长江,一举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苦心经营了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4月23日,国民党盘踞了22年的反革命巢穴—南京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南京的解放,向全世界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崩溃。人民胜利了,但战斗并没有停顿,“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战略思想,依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统一意志,继续鼓舞着人民解放军奋发勇进,去消灭敌人的残余势力,夺取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彻底胜利。

在党中央、毛主席规划的向全国进军的作战部署中,渡江战役只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渡江战役不久,党向央、毛主席就决定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统率第2野战军向大西南进军。中央军委在分析了西南各敌动向后,指出:欲消灭胡宗南及川康之敌,非从南面进军断其退路不可。因此,第2野战军应从贵州入川,争取于年底或年底以前,占领贵阳、重庆及长江上游一带,打通长江水路,组成西南局,经营川、滇、黔、康四省。尔后,进军西藏,解放全国。在战术原则上,采取远距离包围和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之方针。第5兵团第17军的全体指战员,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肩负着党中央、中央军委和野战军首长赋予的光荣使命,和各兄弟部队相配合,踏上了进军大西南的征途。

誓把“八一”军旗插遍贵州

我军在完成强渡长江,迂回浙赣线的作战任务后,于6月中旬,集结在江西境内的弋阳、贵溪、鹰潭、金溪和闽北的建阳、建瓯、南平地区整训。一方面总结渡江作战的经验,一方面抓紧进军大西南的各项作战准备。在军事训练和后勤工作上,我们根据未来作战地区多为山岭、河川、丛林的特点,突出了山地作战指挥艺术的研讨和爬山越岭、涉水、渡河的技术训练,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物资准备。在政策教育上,广泛宣传了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同时又是一个宣传队、工作队的思想;普遍学习了城市政策、新区政策、少数民族政策、重新学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还开展了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的教育,强调了严格贯彻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重要性。

在政治思想工作上,向干部战士进行了形势和任务的教育继续深入学习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签署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们特别结合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刘、邓首长的指示,着重指出进军西南,解放贵州,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伟大意义。反复说明贵州是控制云南、四川等西南几省的咽喉要地,是联结湘黔、滇黔、川黔、黔桂四大公路干线的中枢,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先行解放贵州,才有可能截断在川蒋军宋希濂、孙元良、罗广文等兵团南逃云南的退路,利于在四川就地全歼胡宗南主力,还可直接威胁云南境内的滇军,加速西南各省的解放。

最现实最关键的一课,就是对部队进行正确认识贵州,热爱贵州,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贵州而奋斗的教育。由于历史的歪曲与偏见,当时,部分干部战士对贵州所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传说,引起了一些思想问题,并由此而产生了怕苦、怕累、怕困难的情绪。我们在教育中指出,贵州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部分,由于贵州的特殊地形和它的特殊气候,旧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之说。但我们强调指出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旧社会,少数民族和汉族弟兄一样,在三座大山的残酷压榨下,在军阀、头人、土司的野蛮统治下,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流行在各地的民歌、童谣,如“一年辛苦半年粮,腊月三十喝米汤,爹娘半夜睡不着,深夜催租赶逃荒”、“爹盖蓑衣,妈盖秧被(用秧草编织),我就抱根吹火筒睡”等等,都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痛。所谓“人无三分银”,正是阶级压迫的结果。贵州本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众多的土特产品,适于各种农作物、动植物的生长。可是,长期的封建统治和阶级压迫,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源无法利用,人民生活困苦,文化教育落后。久而久之,人们则习惯用“人无三分银”来形容贵州的贫困落后。更有甚者,把地理的特征,气候的特征,牵强附会地和阶级压迫联系在一起,作为贵州贫困落后的代名词。

在如何正确认识贵州的问题上,刘、邓首长也向我们指出,对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说法是地域观念,是外省人包括我们四川有的人对贵州的讽刺。其实,贫困落后在旧社会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四川也不例外,其他各省也不例外。要永远根除贫困落后,只有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几千年的阶级压迫。由于从正面进行了正确认识贵州的教育,找出了造成贵州贫困落后的总根子,进而大大激发了指战员的阶级感情和求战精神,大家怀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对人民的无比同情的心情,一致表示:要早日把“八一”军旗插遍贵州,早日把西南四省一亿阶级弟兄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出来。

向西南进军前夕,各部队还相继举行了庄严的誓师大会,掀起了热气腾腾的进军立功运动。保证书、决心书、请战书如雪片飞来。步兵提出:不怕山高路远,不怕河水重重,不怕艰苦疲劳;炮兵提出:坚决完成和步兵协同作战的任务;工兵提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保证进军道路畅通。供给、卫生、事务等部门,也都制订了立功计划。江西苏区的人民代表、红军家属、烈属代表,也应邀参加了誓师大会。他们都激动地说:“二十多年前,毛主席、朱总司令在井冈山闹革命的时候,红军只有少数人,枪也不好,炮也看不到,今天变得这样强大,我们真高兴!”,他们要求解放军赶快向西南进军,消灭国民党反动派,为红军死难烈士报仇!为劳苦大众报仇!

长驱四千里神兵来天外

年8月中旬,17军奉兵团首长命令,同16军从驻地出发,经江西、湖南向湘黔边之芷江地区前进。9月下旬,到达湖南长沙市以东上粟市地区。这时,接兵团转野战军决定,令17军暂归第4野战军指挥,参加衡(阳)、宝(庆)战役,围歼白崇禧所属张淦兵团。随后,我军每日以里的速度,经湘潭、白果向衡阳西演陂桥急进。途中,振奋人心的喜讯频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了!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毛泽东同志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战士们兴高采烈地说,为了夺取政权,我们打了几十年仗,现在,我们有了自已的政权了。全军上下狂欢庆祝,群情激奋,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特别是刘伯承司令员在政协会议上的发言,变成了全军的行动口号。纷纷表示,刘司令员已经给人民政协作了保证,彻底消灭西南、华南残敌,解放全中国。我们也向刘司令员作保证,多打胜仗,多立功,向新中国献礼!

部队在韶山冲附近渡湘江时,我们不禁联想起毛主席的诗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兵戎相斗数10年,旧中国终于灭亡了!新中国终于诞生了!人民的历史新纪元终于开始了!放眼未来,使我们沉浸在欢乐幸福的气氛之中。我们问撑船的老大爷“你知道毛泽东吗?”他点点头说:“知道,他就是我们湘潭韶山冲的人呀!”我们又问:“你知道他当了国家主席吗?”他回答:“知道,我们都知道毛主席‘登基’了!”我们几个人哈哈大笑说:“毛主席当了国家主席,可不是‘皇帝登基’,他是共产党的主席,共产党是专为劳动人民求解放、谋利益的。”老大爷说:“对﹗对﹗共产党得了天下,我们穷人再也不会受欺侮了,就有好日子过了。”我们高兴地说:“你这就说对了,你把这个意思,也给乡亲们讲一讲。”

部队到达白果,天已昏黑,就地休息了一夜。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讲过一段话,“衡山白果地方的女子们,结队拥入祠堂,一屁股坐下来便吃酒,族尊老爷们只好听他们的便。”这件事情就发生在白果。翌日,继续向西南方向前进。东望可见“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主峰祝融峰,海拔米,气势磅礴,风光秀丽,给征战生活增添了情趣。当部队抵演陂桥时,第4野战军12兵团副司令陈伯钧同志,又带来了新的捷报,张淦兵团大部被歼,桂系军阀的本钱输光,衡(阳)、宝(庆)战役仅6天时间就基本结束。17军奉令返归5兵团建制,并按原计划改道西北向,经邵阳向芷江地区前进。行程里,于10月下旬到达目的地,全军完成了战役部署,各师迅速做好了临战准备,处于入黔作战态势。

贵州除了它在西南所处的战略地位之外,当时,还是国民党从两广向四川、云南联络补给的必经孔道。敌为阻我入黔,拦腰截断其云、贵、川东部的防御体系,从而妄图长期固守贵州,作垂死挣扎,特以敌19兵团的2个军和白崇禧部2个军设防。敌89军位于贵阳、晴隆、盘县地区作纵深配备;正面有敌49军的师,布防于黔东黄道司、波州和湘西晃县一线;敌师布防于黔东天柱、三穗一线,白崇禧部军、军布防于黔东锦屏和湖南通道一线,在黔东地区形成南北一线配置的局势,构成了大西南东部的中段防线。

面对敌人的军事部署,17军仍然遵循野战军、兵团提出的既定作战方针和战术原则,决定先歼晃县、波州敌师,尔后,沿湘黔公路直取贵阳。左翼我兵团16军,右翼我3兵团10军,相互策应,协同作战。军党委综合研究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认为晃县、波州敌师在我军攻势下,可能被围歼,也可能溃退至镇远以东或重安江地区择点固守,以确保黔桂、川黔交通补给线的安全。如固守点又被我突破,则可能和敌89军会合,固守贵阳。为此,决定总攻开始,51师先攻占晃县、波州,后尾随军直前进。50师由晃县南迁回占领玉屏,再沿湘黔公路向贵阳攻击前进。49师于晃县以北,循岑巩、余庆、瓮安、开阳、扎佐、修文之山路小道,向贵阳迁回前进。如湘黔路遇有分散小股之敌,一般由正面配置之50师、51师负贵围歼。若敌设重兵固守湘黔路或贵阳,49师应从北、西两面向敌侧背迂回包围,以便断敌退路,予以全歼。

11月7日破晓,我全线对敌发起攻击,守敌立即溃退,各部队迅速跟踪追击。51师(附团、军炮兵营)攻占晃县、波州后,11月13日,进至素称“苗家谷仓”的炉山。因获悉贵阳守敌西撤,遂于14日沿黔桂公路南下,日行里,奔袭麻江、都匀,两城当日获得解放。都匀地处崇山之中,是黔南的重镇。19日再克独山,歼敌军及地方保安团各1部,控制了黔桂公路、黔桂铁路,封闭了黔境敌外窜广西的退路。

50师(附军侦查营,缺团)在扫除了小股敌人干扰后,于11月7日上午占领玉屏。玉屏生产驰名的玉屏箫。此箫始制于明朝万历年间,清代列为贡品,其音色柔婉动人。我团团部4名同志在占领玉屏时,将敌团迷失方向的1个连近百人,用计吸引至北城门内缴械,创造了勇智结合,以少胜多的战例。11月8日晨6时,在清溪舞阳河南岸,我团3营俘敌哨两名,从俘虏口供中得知,敌团在清溪镇驻防。我3营随即以神速动作,抢渡舞阳河后,向清溪之敌发起攻击,经2个多小时战斗,以极微代价,取得了毙伤俘敌余人的胜利。8日晚,在号称“油源之乡”的镇远,50师和我16军前卫部队会合,并肩前进,直捣贵阳。抵黄平后,接兵团电示,令我军为确保16军顺利通过贵州,参加入川作战创造条件,我们指示50师立即执行兵团上述决定。

11月15日,我兄弟部队16军46师解放了贵州省会贵阳市。我50师随16军之后,进入贵阳,军直属在渡过重安江后,也于当日下午到达贵阳。贵阳市红旗招展,鞭炮震耳,市民夹道欢迎解放军的到来。贵阳是西南作战解放的第一个省会,它的解放,标志着大西南军事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贵阳后,17军按照野战军和兵团的指示,以1个师集结于贵阳,主力进至安顺地区,一面掩护兵团主力入川作战,一面迫使敌何绍周部继续西撤,以巩固贵阳。同时,令50师团1部,立即进至黔西地区。该部从黔西出发,夜行里,奔袭溃退至金沙县城的敌19兵团部和青年军各1部。黎明打响,8时结束战斗,歼敌近人,还争取了保8团起义。部队回返黔西后,又进占织金,攻克乡寨1处,歼敌70余人。

49师于11月7月攻占晃县北之黄道司,歼敌团1部,残敌溃向岑巩,部队跟踪追击,8日占领岑巩、9日于施秉北王家坪,歼敌师团团部及2个连。到17日为止,先后解放了岑巩、余庆、瓮安、开阳、息烽、修文等县城。为痛打落水狗,该师团不顾阴雨气候,不顾泥泞路滑,日夜兼程,连续96个小时不曾宿营,到达瓮安、开阳间之洛旺河时,渡船为敌破坏,先头连排长、淮海战役战斗英雄宁廷玉同志,第一个涉水过河,不幸被漩涡卷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由于49师进展神速,几乎在占领贵阳的同时,到达了贵阳北的扎佐地区,截断了川黔公路,军党委特予通报表扬。因贵阳守敌89军和从黔东溃退之敌49军残部,西撒至北盘江以西地区,49师亦西进至安顺地区,并占领附近各县,寻机捕歼残敌。安顺历来是滇黔交通要道,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从18日到23日,该师和军侦察营,在滇桂黔边区纵队3支队的配合下,先后进占安顺、镇宁、普定三城。又于镇宁、普定西马官屯伏击敌师,经6个多小时激战,俘敌1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在强大的军事攻势下,贵州的国民党军队土崩瓦解。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幡然悔悟,通电起义,站到人民方面来;要么,铤而走险,顾固到底,自绝于人民。17军入黔作战以来,先后有国民党89军军长张涛、19兵团副司令王伯勋、滇桂黔边区绥靖司令部副司令兼贵州安龙指挥部指挥官万式炯、49军军长王景渊、黔西南绥靖区司令谭本良、黔西北绥靖区司令兼师师长刘鹤鸣等,在军事进攻威力和政策的感召下,弃暗投明,率部起义。

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在昆明宣布起义。驻滇北敌8军、26军不服从卢汉指挥,悍然围攻昆明,妄图迫使卢汉改变起义决定,以便以云南为基地,负隅顽抗。17军遵照野战军和兵团关于迅速组织入滇作战,支援卢汉起义的命令,立即组成前进指挥所,由戴润生副政委、裴志耕主任亲率四十九师和军侦察营驰往,并决定该师团、军侦察营分乘百余辆汽车沿黔滇公路向西疾进,在盘县再次同边纵三支队会师。当前卫部队进入滇境时,驻守沾益、陆良的敌8军、26军惧怕被歼,开始向蒙自方向逃窜,昆明之围遂解。团于23日占领沾益,24日占领曲靖,以电话迫使由广西西撤曲靖逃敌1部余人放下武器,但敌大部已于22日随敌8军3师南逃。为全歼曲靖南逃之敌,团于26日夜2时,驱车跟踪尾追,逃敌沿途遭我滇桂黔边区纵队2、6支队袭击,行动迟缓。晨8时许,先头部队在陆良之天生关地区与敌接触,敌为掩护南撤,急以1个营兵力,部署于天生关南侧险隘,企图利用有利地形,阻止我追歼。10时许,团主力赶到,3个营分别从公路两侧迂回穿插,分割包围敌人。守敌遭到夹击,其观音洞阵地也被攻占,只好拼命向南逃窜,自相拥挤,混乱不堪。我追击部队将火炮置于汽车上行进射击,并以轻武器的密集火网杀伤敌人。同时,釆用小分队取捷径超越逃敌。再加上天生关以南公路桥,为滇桂黔边区纵队炸毁,逃敌处处受阻,速度愈益放慢。虽在五棵树以东高地仓促部署防御,但大势已去,无济于事。此役历经10个多小时,歼敌0多人,缴获满载军用物资的汽车85辆。我49师继入黔作战的胜利之后,再次出色地完成了入滇作战的任务。

地方游击部队的支援,是入黔作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早在我军入黔之前,活跃在国民党后方的滇桂黔边区纵队,就四面出击,攻城略地,广泛燃起了游击战争的烈火,开辟了游击区,扩大了解放区。解放区已拥有万人口,普遍建立了党的组织和民主政权。为了迎接野战部队入黔作战,边区各级党组织动员全体指战员和广大群众筹集粮草,修桥补路,把小路加宽,把坑凹填平。而且节衣缩食,吃粗留细,供应大军。他们从百里外的农村,把粮食一袋一袋地背到大路边,爬到高山上砍柴,一担一担地送到供应站上。阶级的友情,温暖着每一个入黔战士的心。两支兄弟部队的指战员,过去,天各一方,现在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激动得热泪盈眶。

革命的苦乐观

描绘贵州的山川地理和风光名胜,在历史上不乏其事,也不乏其人,例如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中就有许多描绘贵州风光的情节,而清代尤盛。张澍在《续黔书》中说:“黔之地,畦步皆山,上则层霄,下则九渊。”洪亮吉在《天梯关》中说:“万山过尽疑天上,不信前头尚有梯。”《黔中乐府》“漏天谣”中说:“老翁自诧八十年,生来未逢晴正昼。”但这毕竟都是文人墨客的闲情逸致,并不是万里驰骋,行军打仗。应当承认,多山多河多雨的贵州,的确给行军作战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阴霾的天气,陡峭的峰峦,急湍的河流,泥泞的羊肠小路,盘旋的登山险径,也会使人望而生畏。如果再加上饥寒、干渴、疲惫、疾病、潮湿等等,更会感到困难重重。值得骄傲的是,所有这一切艰难险阻,在具有大无畏革命精神的人民战士眼里,都被踩到了脚下。我们的战士深深懂得,只有征服艰难险阻,而不被艰难险阻所征服,方显出英雄本色。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一股什么力量?答案只有一个:革命的毅力,革命的苦乐观。

在入黔作战途中,国民党部队几乎破坏了所有河流上的桥梁、渡船,没有桥,没有船,又要过河,就面临困难的考验,要涉水或凫水,河流的宽窄、深浅、急缓,也会带来生命的威胁。战斗英雄宁廷玉为什么在洛旺河第一个跳下水去,就是因为他没有考虑个人安危,头脑里装的是“消灭敌人,解放贵州”这个大目标。

摔跟头跌跤,成了家常便饭。爬山要摔跟头,越岭要摔跟头,雨后田埂,泥泞不堪,跟头摔得更多。入黔数月,哪一个人不摔上百八十个跟头。团团长房绍禹同志自己记了一笔帐,他一共摔了56个跟头。要是碰到雨夜行军作战,伸手不见五指,跟头得成倍增加。打起仗来,炮兵是最威风的,可是遇到这种地形、气候条件,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好把六○炮、迫击炮、步兵炮拆卸开来,连背带扛,你推我拉地翻山越岭。稍有不慎,就有掉下万丈沟壑的危险。炊事员常常连人带锅,一齐滚下山去,一滑溜少者十几米,多者好几十米。行军锅丢了还得四处找寻,白天好办,夜间更费周折。摔一个跟头,不是鼻青脸肿,就是几处伤痕。还有,鞋子丢了,衣服划破,浑身泥水。可贵的是,在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鼓舞下,没有人叫苦,没有人喊疼。摔倒了,爬起来,爬起来,继续前进。人们只有一个信念,追上敌人,就是胜利。

山高路远鞋磨穿,北方战士不习惯光脚走路,鞋子供应成了一大难题。俗话讲,有什么矛,就有什么盾。49师团有个叫杨刚珍的战士,在军事民主会上,提出用毛竹编鞋的意见。起初,大家不相信,认为竹皮硬如铁,编成鞋后怎么穿?杨刚珍的制作方法是:先用火把硬竹皮烤祛,然后截成小段,再碾烂,从中抽出白色纤维。用这种原料做的鞋,柔软、轻便、耐磨。军政治部摄影员郭良同志,抓住了这个经验,用土制的幻灯,以手电筒作光源,及时在部队进行推广。象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归根结底,革命的毅力,革命的乐观主义,是保证我军排除艰难险阻,取得入黔作战胜利的力量源泉。

箪食壶浆迎亲人

多民族的贵州,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贵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解放前的劳动人民,谁人没有一页苦难史,谁家没有一本血泪帐。广大少数民族痛恨国民党反动派,渴望翻身得解放。然而,新区人民大多不了解共产党、解放军,加之国民党的欺骗宣传,很自然地对我抱怀疑观望态度。因此,严格执行党的各项政策,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始,在部队途经之处,村寨十室九空,群众多躲入深山丛林观看动静。我们沿途用粮,一律开列盖有公章的收据,声明将来可向政府抵交公粮。部队露营,不进民房,即使天下雨也是如此。在少数民族地区,用银元采购,公买公卖,或以物(盐巴、针线等)易物。

群众生活的贫困,难以用语言形容。普遍缺衣、缺粮、缺盐、缺医。有的十七八岁的姑娘,没有衣服穿。吃盐尤其困难,人们吃盐的方法是用绳子把小盐巴块拴起来,挂在锅台上,等菜做好了,把盐巴往锅里涮一涮,就算放了盐了。看到群众生活这样困苦,大家都感到难过,并深为痛愤,人民的希望,阶级的使命,深深拨动着战士们的心弦。一路上,我们的战士,既要千里行军作战,还要帮助穷苦的阶级弟兄。对缺衣的,战士慷慨解开自已的行李,把衣物送给他们。对缺粮的,战士宁肯自己用芋头充饥,而把身上背的大米、白面送给他们。对缺柴又缺劳动力的,战士就上山砍柴,送到他们家里去。对缺医卧病的,我们的军医就给他们免费诊治。战士们还广泛在群众中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共产党的性质,宣传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任务。

解放军秋毫无犯的严明纪律,对阶级弟兄的深情厚谊,开阔了群众的眼界,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广大群众逐渐由疑惧、疏远、观望,一变而为欢迎解放军,热爱解放军、支援解放军。下雨路滑,为了不让战士摔跟头,村寨男女老少一齐出动,一筐筐谷糠,一捆捆稻草,把道路垫好。为了表达对解放军的恩情,他们制做连自己一年都难得吃上儿回的糯米糍粑送给部队吃。他们还给部队送粮、送柴、带路、传送情报,配合捕捉敌散兵游勇。每当部队离开驻地,军民都难舍难分,并且吹奏唢呐芦笙,锣钹铜鼓齐鸣,载歌载舞,送了一程又一程。目睹这种情景,回顾艰辛途程,我们思绪万千,深深感到: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这正是我党几十年的基本经验总结。

长征的道路是胜利的道路

从年10月到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经过了贵州,在贵州进行过激烈的战斗,多少烈士的鲜血,洒在贵州的山川大地上。时隔15年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又沿着长征的道路,踏着红军的足迹,开始了震惊世界的另一次长征。当年的红军并没有被消灭,他们又浩浩荡荡地回来了,难道这是偶然的巧合吗?不,这是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结论。

想当年,国民党调动数十万大军,在贵州境内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何等气势汹汹,“威风凛凛”。看今天,仍然是在贵州,他们空有数十万大军,全部新式武器装备,在人民解放军的打击下,却成了丧家犬,漏网鱼,瓮中鳖,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想当年,中国反动势力的总代表蒋介石,从南京飞到贵阳,亲自督战,发誓要消灭红军,何等踌躇满志,得意忘形。看今天,蒋介石又从台湾飞到重庆(年11月14日),妄想靠打强心针,挽回残局,实则大敲蒋家王朝的送葬丧钟,多么神伤意败。历史就是这样的无情,它辛辣地嘲弄了那些违背历史潮流与人民为敌的人,这样的人,是绝没有好下场的。

开始了历史的新篇章

我们在解放贵州的欢庆声中,送走了胜利的年,迎来了战斗的年。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了《告前线战士和全国同胞书》,要求随着战争的胜利结束,必须把主要的力量逐步转入和平建设工作。年1月10日,新华社记者报道,进军大西南的战役,历时59天,除西藏一地外,西南各省全获解放,中国大陆解放战争基本上胜利结束。这个胜利,将使全国更早地进入全面和平的建设。

年初,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野战军地方化,领导一元化的指示,我17军各师,隶属于贵州军区直接领导。担负起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剿匪反霸,减租退押,恢复生产,发展生产等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新任务。从此,全军指战员,又在各自的战斗岗位上,开始谱写历史的新篇章。

注:本文作者赵健民同志,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5兵团17军军长兼政委;戴润生同志任副政委;裴志耕同志任政治部主任。

总监制:骆世明

原标题:《万水千山只等闲——记17军进军西南解放贵州片断》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iyangwanbao.com/wbjj/1401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