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贵阳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简介 > 粤商潘柱升的ldquo贵州情结r

粤商潘柱升的ldquo贵州情结r

发布时间:2021-12-14 15:00:58   点击数: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而贵州,却别有一番风味!”这是老潘对20年前为什么只身闯荡贵州,给出的答案。

20年后,再次见到老潘,他的身份是广东省委候补委员、佛山市南庄镇紫南村党委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名声在外的“义工村官”、“全国文明村”的缔造者。

“贵州成就了我在那个年代的商业梦想,同时也让我见证了大西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迁……”回到家乡的老潘,一口浓厚的乡音里,冷不丁的还会蹦出几句贵州方言。他说,虽然现在大部分时间留在了家乡,但他在贵州创业的梦想一直没有停息。

年过半百的老潘,大名潘柱升,这位被誉为“商海奇人”的企业家,在贵州书写着他的商业传奇,在同行业中流传着他“教科书”般的行商经验,并造就了贵州家居建材营销模式的多个“第一”。

从广东到贵州,20年前的那个南国仲夏之夜,无法想象老潘经历了怎样的挣扎,才完成了他商海人生的第一次抉择……

与贵州的首次“亲密接触”

“我要将贵州的家居销售铺上红地毯……”主意打定,老潘开始在贵阳寻找自己的落脚点——引入广东的经营理念,要在贵阳打造一座“星级”的家居建材城。

  南国的深秋,满眼翠绿。

  在机场、地铁站,老潘的巨幅形象照片豁然在目——“中国好人”、“南粤楷模”。老潘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一个商人,要心怀感恩之心,要对世事万物有敬畏之心。

  他说,投入一份感情,保持一种情怀,就能做成事情。

  时间回到年。

  这一年,老潘第一次将营商的目光从繁华的广东转向了相对落后的贵州。

  “当时,我在佛山有自己的家具厂,有个贵州的商人一直从我这里进货到贵阳去卖,一个月居然可以售出四五十万元……”老潘说,那时在他的印象中,贵州是很贫穷的,能有这样的销量他觉得很好奇。

  于是,他决定与贵州来一次“亲密接触”。

  在贵州举目无亲,甚至没有一个朋友。走出酒店,老潘边走边打听贵阳哪有家具卖。此前他在广东的同行们听说他要去考察贵州市场,都纷纷摇头,觉得老潘守着成熟的广东市场不做大做强,却跑到穷乡僻壤去“瞎折腾”,实在不可理喻。

  一路走到当时位于贵阳市遵义路的红展馆,老潘目睹了贵阳家居市场的现状:各种家具混杂摆放,销售模式单一。而在当时,广州的仓储式分类销售、一条龙经营模式早已很成熟。

  “我要将贵州的家居销售铺上红地毯……”主意打定,老潘开始在贵阳寻找自己的落脚点——引入广东的经营理念,要在贵阳打造一座“星级”的家居建材城。

  “说来还和《贵阳晚报》有缘,”老潘说,他在贵阳寻找了两天,都没有找到适合的场地,在吃早餐的间隙,他顺手买了一张《贵阳晚报》,看到了当时贵阳棉纺厂的厂房出租广告。

  “一个人用智慧的行动开拓创富的机会,往往会成为财富英雄。因此,他常常会成为某一经济领域受到拥戴的人物。”这是贵州当时一位知名媒体人对老潘的评价。

  很快,老潘通过实地考察后,和厂方签订了15年的租用合同。

  高达7米的厂房,被他改造成了多平方米的3层展厅。三个股东总共投入了万元。

  年12月26日,这个取名为“贵阳西南家居装饰广场”的专业市场正式开门营业。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老潘情绪起伏,眼眶潮湿。“一开始,两位股东心里没底,在这么一个旧厂房里搞家具买卖,能行吗?贵阳市场有这么大的吞吐量吗?”老潘说,他当时就表态:如果赚钱了,大家有份,如果亏了,全部算我潘柱升的!

  老潘干大事的魄力和对市场的充分把握的自信,让两位股东至今感慨不已。

  事实证明:老潘赢了!

  大红地毯,从一楼铺到三楼,沙发区、木床区、桌子区、凳子区、建材区等等。潘柱升花了大半年时间在广州、佛山、贵阳签下的百余家家居建材经销商,提前入驻家居广场,开门纳客。

  在走廊上,贵阳市民看到了“新鲜”的导购指示牌。卖沙发的集中在一个区域,卖床的在一个区域,卖办公用品的又在另一个区域……贵阳家具建材行业,第一次有了区划体系规范的专业商场,这也影响了贵阳其他行业开始效仿。

  贵阳曾经的家具经营模式,在一夜间受到冲击,短短几个月时间,贵阳的家具销售商自然汇集到贵阳西南国际家居广场。

  “他是一个睿智的人,一个有情怀的人,他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商机……”一位同行这样说。

  两年后,在贵州赚到第一桶金的老潘,把投资目光聚焦到六盘水市。

  当时,广东的一位商人受邀和他去考察,在大山之间颠簸了4个小时,第二天这位商人走了。

  “他被贵州的大山震住了……”老潘笑着说,他没有退却,硬是坚持拿下了这个项目。直至今日,这个名叫贵阳西南国际家居广场六盘水分店的项目,已经成为当地最出名的家居建材集散地,“买家具,到西南”的顺口溜还在流传。

“商海奇人”的寻梦之旅

  有人说,这是老潘创下的家居销售“贵州模式”,他推动了贵州家居市场朝着高水准、高品质发展。

  “我个子矮,唯一的优点就是心脏离脑袋近,反应是否就要快一些。”老潘这样调侃自己。

  在贵州寻梦的老潘,骨子里浸透着一种理想化的东西。

  对当时已经成功的两大家具建材卖场,尚不是他所期待的模样。

  他的想法是,要在贵州打造第一家家居建材研发中心、第一家家居设计中心。“在广集天下品牌的大卖场内,实行统一配送,统一支付,统一服务,那该有多好!”潘柱升勾勒的家居博览城,彰显着最现代的家居经营理念。

  而这种理念本身就是一种理想的境界。

  年,他的理想开始变为现实。

  这一年,投资5亿、占地亩,西南地区最大的家具市场——贵州西南国际家居装饰博览城在白云区拔地而起。

  “很多人质疑,在城市繁华区经营得红红火火的商场,怎么要搬到郊区去?”老潘说,当时,这个位于白云区的地块,是一片连着一片的荒地,完全没有之前西南家居建材广场的人气。

  而这就是“商海奇人”老潘的独到商业眼光和胆识。

  随着贵阳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身在闹市区的大卖场,必定会受到桎梏。与其画地为牢,不如提前给自己规划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事实证明,老潘又赢了!

  在这个庞大的卖场里,家具区、建材区、家具设计中心、服务区和仓储区位置和功能分明,同时又以经营面积大、货物品种全、经营成本低、商品价格优等优势,实现了“贵州家居、广东价格”。

  如今,10年过去,原本独处城郊的贵州西南国际家居装饰博览城,现在已成为观山湖区、白云区的一个地标性商业圈。市场内,大大小小的停车场每天停满了购物车辆,送货车、叉车在仓储区与家具区频繁地往返穿梭,配送员工一早赶着送货,可下班时间总是在延长。“统一结算,促成有序竞争。质量规范,确保绿色家装。人性服务,塑造市场品牌,包括先行赔付在内,消费者没有丁点后顾之忧。”老潘说,这就是他要的理想化的商城,让贵州也能办成全国一流、堪与全国大市场媲美的家居物流中心。

  有人说,这是老潘创下的家居销售“贵州模式”,他推动了贵州家居市场朝着高水准、高品质发展。

  难能可贵的是,老潘一直用“鱼水情”般的做法,照应着他的经营户。

  他拿出总收入的3%成立了“帮扶基金”,经营者的家人生病无力承担费用、经营户陷入经营困境时,他就用这个基金里的钱进行帮扶。

  正是有了这样人性化的管理,市场经营户与他建立了非常良好、极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多年过去了,这个市场培养出的千万富翁已达余人。

  台风山竹过后,记者在佛山见到了一群说着贵阳话的商人,他们是老潘旗下的经营户,更是朋友,来佛山是为了参加一场婚礼。

  席间,老潘与他的贵阳朋友们搂着肩膀频频举杯,一把年纪了,满脸幸福的笑容。

“我还想回到贵州”

  “贵州已经在我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块土地给与我了太多,此生难舍……”说这话时,老潘很动情,猛吸了几口烟,目光闪烁。

  如今的老潘,生意已经做到了马来西亚,他掌管的投资集团,在马来西亚投资了70亿,兴建了全马规模最大、经营范围覆盖整个东南亚的超大型家居建材城。

  在佛山市南庄镇紫南村委会他的办公室里,老潘为在场的人泡茶。记者发现,竟然是贵阳花溪久安的绿茶。

  “贵州已经在我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块土地给予我了太多,此生难舍……”说这话时,老潘很动情,猛吸了几口烟,目光闪烁。

  谈起在贵州的过往,除了做家居、做建材,老潘还与农副产品打过交道,并且也是风生水起,火极一时。

  1年,贵阳在五里冲要打造一个菜篮子项目,政府部门决定引进外力加速推进,于是找到了老潘。

  虽隔行如隔山,老潘说,要做就做最好。

  “我首先要打破的是传统的经营模式,给市场注入全新的理念和活力!”老潘说干就干,专程到湖南等地参观学习,华南农业大学还派出一名教授来到市场当顾问。几年过后,五里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迎来了全盛发展,市场总体规模达到了12万平方米,建起了蔬菜、水果、蛋禽、干货4大交易区。市场全面实现了计算机综合管理,建立了无公害蔬菜检测室、贵州农副产品电子商务网站,日均蔬菜、水果交易量达吨,年交易额超30亿元人民币。跻身于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五十强,成为当时贵州省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全国菜篮子信息采集点……他所打造的这个市场,还被评为贵州的“十佳明星企业”。

  市场活了,经营户也富了,这就是“商海奇人”创造出的传奇!“当年坐着公交车、骑着自行车进市场的经营户,开着奔驰宝马出来了……”老潘说,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那些年确实几多艰辛、付出了很多,如今想起来,依旧感慨良多。彼时,从江的西瓜滞销,农民哭了,老潘在市场给所有果农安排了免费摊位;开阳22个寒门学子,老潘资助他们从小学一直读进大学。

  后来,五里冲市场因城市的发展搬迁了。老潘说,他虽有遗憾,但作为一名商人体现人生价值也很重要。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老潘则是“商而优则仕”。

  今天的老潘,在10年前被佛山家乡的官员找回了家,成了一名不拿一分报酬的“义务村官”。

  这位“商海奇人”居然在从政的道路上,也表现出了极高的能耐,他所在的紫南村在他的带领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国文明村”等各种荣誉铺天盖地。

  而他在贵州的这架“商业战车”,依旧在他的远程遥控之下滚滚向前。

  老潘说,我还想回到贵州。

  本栏目由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贵阳晚报联办

记者:杨继军、李强丨编辑:兆赫丨审校:忻玖丨签发:安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iyangwanbao.com/wbjj/1284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